16檔FIRST概念股崛起

16檔FIRST概念股

俄羅斯對烏克蘭動武,全球主要金融市場出現崩跌,臺股下殺至半年線後,25日呈現弱勢反彈,法人認爲,在俄烏政局危機未解,擾亂市場情緒下,包括華新(1605)等16檔「FIRST」概念股擡頭,成爲資金避風港。

FIRST概念股包括金融股的開發金、元大金及中信金,通膨受惠股華新、中鋼及大成鋼,解封概念股的華航、長榮航及雄獅。

具基本面、籌碼面獨特優勢的電子股如華通、奇𬭎、智原、欣興,以及防禦型的電信股如中華電、遠傳及臺灣大等16檔,分散佈局,爲投資人撐起保護傘。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分析,外資連五日賣超臺股,賣超金額擴大至1,665.40億元,臺股反彈無力,預期半年線17,571點是一個支撐,後續看17,800點能否站上,臺股走勢可能是上下反覆刷洗,如果破前低17,554點,將是買點。在局勢不穩的情勢下,宜挑選低波動的個股,進行保守性操作。

元富投顧總經理鄭文賢指出,俄國發動軍事攻擊後,全球股市大幅下跌,臺股跌破季線,往下測試半年線,雖然軍事攻擊對心理面的最大沖擊已過,但接下來,金融市場要面對能源、糧食價格高漲所帶來的進一步通膨的壓力。

鄭文賢也認爲,目前盤勢仍不穩定,選股相當重要,傳產股可以選擇3月盤價上漲的鋼鐵股,以及第一季運價仍在高檔的貨櫃航運,另外邊境解封概念的航空觀光也可留意。

電子股走勢較分歧,選股必須以長線成長的角度思考,如臺積電先進製程及其供應鏈、ABF載板、電子紙、電動車、矽智材、伺服器等類股爲主。

羣益投顧副總裁曾炎裕分析,2022年第一季電子股普遍弱勢,2月又出現俄烏戰爭衝擊,加上美國科技股表現不理想,股價表現參差不齊。

曾炎裕認爲,戰爭的系統性風險,導致投資人全面減碼,只有維持技術面多頭個股,代表未來基本面成長動能足夠強大,讓投資人願意持股,因此,技術面強勢股可以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