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鐘讀財經》臺廠AI鏈迎5~10年大爆發 這3種股票大贏家

美銀指出,AI在布建基礎建設,臺灣供應鏈扮演關鍵角色。(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小編今(21)日精選5件不可不知的國內外財經大事。美銀2024亞太科技論壇今年議題聚焦「AI2:亞洲創新x人工智能」,美林證券亞太區硬體科技研究主管鄭勝榮指出,「AI有應用就不是泡沫」,目前是AI發展初期,在主軸爲佈局基礎建設的軍備競賽下,臺AI鏈未來將迎來5到10年的爆發期。

目前是AI發展初期,主軸在佈局基礎建設,晶片、IT設計等最受惠。

【1】美銀:臺AI鏈迎5~10年爆發期

鄭勝榮指出,AI人工智慧新應用會陸續爆發,在發展「基礎建設」的第一階段,硬體受惠程度較高,特別是在晶片、IT設計和服務方面,臺灣供應鏈有多種解決方案和高價值專利權,扮演重要角色。

【2】臺積權重逼3成 外資怕怕先減碼

外資警鈴大作!鑑於臺積電佔大盤權重逼近3成,爲避免2021年4月美國境內投資人無法交易臺灣期貨交易所的大小臺指期歷史重演,外資追價提高戒心,20日外資反向減碼臺積電2,258張;期交所表示,若趨勢不變,近期就要向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申報臺指期正式成爲窄基指數期貨,法人指出,臺灣期貨市場主要外資來自新加坡、香港,就算是美系外資,大多在新、港設有分點,因此臺指期轉爲窄基指數期貨,對市場影響有限。

【3】黃仁勳:末日劇不致發生

地緣政治成顯學,臺灣供應鏈安全成隱憂,談及中美科技戰的餘波盪漾,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美西時間19日舉行的國際記者會中強調,「末日劇本不太可能發生,也希望它不要來」,他重申與臺積電密切合作的關係不會生變,且隨着AI晶片需求持續飆升,輝達與臺積電的關係還會變得愈來愈緊密。

【4】美國「降息愈晚開始」… 聯準會擔心引發經濟衰退

美國聯準會(Fed)臺北時間21日凌晨2點公佈3月例會貨幣政策決議,市場普遍預期利率將維持在5.25~5.5%的23年高點不變,轉而關注Fed發佈的最新利率與經濟預測。素有「Fed傳聲筒」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記者蒂米羅斯(Nick Timiraos)撰文指出,Fed官員在意的重點與投資人不同,他們考慮的是延後降息是否會引發經濟衰退。

【5】美政府金援英特爾 補助85億美元

美國政府給予晶片巨頭英特爾85億美元補助,外加最高110億美元貸款,協助該公司在美國4州打造新晶片廠,這是美國推動晶片在地製造以來最大手筆的補助案,至於對臺積電和韓國三星電子的補助規模,將在未來幾周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