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香港拍賣一尊佛像,文物局:這不是故宮博物院的國寶嗎?

«——【·前言·】——»

【“未經授權,禁止搬運,違者必究”】

2002年,一幫刑警衝進承德文物局。給時任外八廟文物管理處保衛部主任李海濤戴上了一副冰冷的手銬。

若不是前陣子局裡兩件珍貴的文物在香港拍賣會上公開亮相,李海濤的面具可能還不會被揭下。

那麼,到底是怎樣的原因讓一位專業突出,成績斐然的“老實人”膽大包天地幹出盜賣文物之舉呢?

少年時代的李海濤退伍後,便被分配到外八廟文物管理處保衛部工作。

雖然學習成績欠佳,但頭腦靈活,酷愛歷史的李海濤對於與文物打交道的枯燥工作十分地有耐心,深得領導器重。

1985年,工作四年有餘的李海濤得到了一次前往復旦大學歷史系進修的寶貴機會,對此,他相當珍視。

學成歸來的李海濤不僅在業務上得到了很大提升,而且還多次在國內專業期刊上發表過幾篇頗有分量的論文,因此,他才被破格提拔爲保衛部主任。

李海濤平時衣着樸素,性格謙和,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李主任都是一位安分守己,勤奮刻苦的謙謙君子。

但慾望往往能讓一位君子變成無恥小人,1993年,同在復旦研修的閆峰找到李海濤,說有條發財之路,就看他敢不敢幹?

出於好奇,李海濤讓閆峰不要賣關子,直接開門見山!閆峰鄭重其事地從牙縫裡擠出四個字:倒賣文物!

當時就將李海濤嚇出一身冷汗。

但在鉅額金錢與閆峰的軟磨硬泡下,李海濤最終沒有守住底線,開始琢磨如何給自己看管的一批文物進行調包。

憑藉自己積累多年的專業素養,他將館內的大部分文物,都按照原比例製作了仿品,其仿真度足以讓人瞠目結舌。

館內分別有兩道門,他與一名下屬各掌管一把,但由於下屬的疏忽,兩把鑰匙實際上都由李海濤一個人掌控,這無疑爲他的作案提供了極大便利。

很長時間內,李海濤與閆峰裡應外合,多次將館內珍貴文物進行神不知,鬼不覺地掉包,這些價值連城的珍貴國寶就這樣地流失了,李、閆二人也因此獲利十萬餘元!

但正所謂夜路走多了,總會溼了鞋。2002年,在香港舉行的一次拍賣會上,兩件“特別”的拍賣品引起了國家文物局的高度關注。

康雍乾三朝,是我國佛教文化發展的鼎盛時期,三位君主都是虔誠的佛教信徒,因此,這兩件與佛教有關的工藝品製作地也是相當精緻。

原本,這兩件文物都是故宮博物院的藏品,1972年,纔將兩件文物調撥給承德文物局。

既然如此,這麼珍貴的國家文物爲何會出現在香港的拍賣會上?

當這種難以置信的現象驚現在眼前時,無疑讓國家文物局的每一位同志手心冒汗,如果不及時挽救,將會讓國家遭受重大損失!

與此同時,香港拍賣會的工作人員也在拍品的身上也找到了屬於故宮博物院的原始標籤,這一發現也是驚出工作人員一身冷汗,他們馬上暫停拍賣,與國家文物局的同志取得聯繫。

最初,文物局的同志以爲此兩件拍賣品均爲贗品,但經過多位專家的仔細鑑定,坐實了兩件國寶級文物的真實性。

於是,他們馬上聯繫警方,趕赴承德,對事件展開調查。

起初,當警方找到李海濤時,他還故作吃驚,表示兩件文物一直完好無損地珍藏館內,參加香港公開拍賣,那是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

更讓人感到蹊蹺的是:當警方與國家文物局同志要求查驗兩件文物的真跡時,李海濤也是帶着平和的心態,將他們帶到兩件贗品面前,任其查驗。

這詭異的一幕讓所有人紛紛咋舌!難道拍賣會上出現的文物是贗品?

文物局馬不停蹄地派遣數名經驗豐富的專家對香港拍賣品進行查驗,結果卻讓他們感到震驚!兩件文物確係真跡。

如此看來,承德文物管理處內李海濤所看管的兩件寶貝就很有可能是贗品,於是,專家很快對此處兩件寶貝進行查驗,不查不知道,這一查竟引起了一陣軒然大波。

原來,經過專家仔細勘驗,不僅壽佛坐像與純銀壇城兩件寶貝均是贗品。

而且,管理處其他大多數文物也大多被李海濤掉包,成爲了不名一文的高真仿品。

狐狸尾巴終於露出來了,在鐵證如山面前,李海濤,這隻深藏了二十餘年的老狐狸終於認罪伏法,大家對這個所謂的老實人,也不得不發出一陣唏噓。

最終,李海濤因監守自盜,給國家造成重大損失而被依法判處死刑。

但讓人遺憾的是,許多被他倒賣出去的文物,因已經經過多次倒賣,再也無法追回,這樣的教訓可謂慘痛!

後記

真相最終大白,但帶給人們的反思卻是沉痛的。

我國是一個擁有一個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國,珍貴的文物則猶如支撐起我們這個擁有璀璨文明古國的基石,對於國家與民族都有着重大意義。

十九世紀末,由於滿清政府的無能,導致西方列強對我國許多文物進行了劫掠與損毀,而如今已然重振雄風的中國,完全有足夠能力讓我們的珍貴文物得到精心呵護,永傳後世。

然而,在我們文物管理者內部,卻出現了李海濤這樣監守自盜的小人,爲了個人利益置國家與民族利益於不顧,所造成的不可挽回的損失,不得不讓人痛心!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