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金鑽獎最強操盤手出列!全球金融市場一片哀號聲下,他們是如何突圍的?

蕭惠中(中)與廖哲宏(右)操盤功力一流,近年來是各大基金獎的常勝軍;後起之秀的鐘安陵(左)則因去年成功掌握5G投資商機,一戰成名。攝影/唐紹航

武肺疫情重創全球金融市場,但也是基金經理人展現操盤功力的最佳舞臺。

今年抱走三座金鑽獎的操盤團隊,從年節期間就不斷沙盤推演、啓動應變。

而每一檔獲得肯定的基金,背後的掌舵者與團隊又有什麼贏家秘訣?

在紛亂動盪的市場中,本刊將陸續介紹金鑽得主的投資智慧。

贏家心法》 漲時多賺、跌時穩守 安聯臺股團隊 金鑽級投資應變全攻略

「今年農曆年間,中國(新冠病毒)疫情大爆發,我們的投資團隊,放假也沒有閒着。」安聯臺灣大壩基金經理人、同時也是國內基金投資管理部主管的蕭惠中回憶,「第一時間我們就發動研究員、基金經理人,透過各種管道蒐集資料。」

1月29日大年初五,臺股新春開紅盤的前一天,下午,大夥兒在辦公室集合,提前擬定作戰策略。「當時資深基金經理人,就已搬出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羣)期間的各種相關圖表,進行不同版本的沙盤推演。」曾被英國基金專業媒體Citywire評選爲「全球Top 30女性基金經理人」的蕭惠中,不但自己的操作績效突出,也是擅長將研究團隊戰力極大化的領導者。

「在我們團隊裡頭,不管資歷深淺,都可以、也必須儘量表達意見,這是最有價值的企業文化。一個不願提出問題或異議的團隊,就不可能激盪出更好的投資決策。」蕭惠中舉例,去年逮到的鍵盤相關大飆股,就是不同路線的研究員分頭透過供應鏈的爬梳確認,挖掘到迷人的投資機會。

這個團隊有多強?在臺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主辦的2020年傑出基金金鑽獎中,4個臺股基金獎項共有5位得獎者,安聯就拿下3座獎盃。其中,競爭最激烈的一般類股基金獎有2位贏家,皆由安聯包辦,分別是安聯臺灣大壩基金及臺灣智慧基金;此外,安聯臺灣科技基金則奪下科技類股基金獎。

在2019年,臺灣大壩、臺灣智慧、臺灣科技等3檔基金,分別繳出53%、69%、56%的報酬率,遠勝同期大盤的23%漲幅。能有如此表現,自然代表3檔基金都能透過主動操作,充分掌握高波動個股的上漲機會;而在農曆年後,臺股遭到武肺疫情重擊下,這樣的投資特質,理論上也應該會比大盤跌幅來得更加慘烈,但自農曆年後統計至3月20日,三檔基金跌幅均僅較大盤多了7個百分點以內。

去年至今「漲時多賺、跌時穩守」的成績,或許,就與這個團隊的金鑽級快速應變有關。

「在疫情變化的每個階段,我們都儘量在第一時間就做出應變與調整。」蕭惠中回憶,2月10日中國開始陸續復工,她率先調節的,就是科技上游的原物料股,比方被動元件族羣。

當她觀察到「市場需求腳步其實跟不上報價上升速度」時,很快就意識到苗頭不對,「在團隊討論時,我就提出了應該紀律減碼的警訊。」因此,當時相關概念股雖曾逆勢衝一波,蕭惠中反而開始減少持股,一定程度避開了相關族羣的隨後跳水崩跌。

《今週刊》(第1214期)

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週刊》(第12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