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企業註銷數量超80萬家!未來3年想生存:或許只有1條路可走

隨着疫情的影響2020年全國企業註銷數量已超過80萬家,而且未來還有可能會持續增加。

因爲大部分中小微企業沒有融資能力,也無法像大企業一樣貸款,隨着市場競爭的加劇,倒閉是常有的事。

隨着企業的倒閉給就業也造成了壓力,那麼對於普通人來說,在未來的3年想要更好的生存和發展,或許只有這1條路可走,原因在這3個方面。

1、疫情只是導火索

2、失業率增加的真正原因

3、新的生存機會在哪?

疫情只是導致中小企業倒閉的導火索,其真正的原因和企業本身的生命力有關,據統計全國初創企業的生命週期一般是18個月以內。

具體來講導致中小微企業倒閉的原因有3個:市場的競爭、融資能力、人才。

首先第一點就是市場的競爭機制加劇,品牌的集中度加強,什麼意思呢?這要拿品牌、和渠道去舉例!

對於品牌商來說目前遇到的問題是,現在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可度越來越強,一個行業裡只有第一名第二名能夠生存,其他的商家都很難發展。

那麼對於渠道商來說,面臨的問題是市場的兩級分化。比如你是做童裝生意的,本來開店生存的很好,結果被大量的有資本和資源的連鎖巨頭搶佔了市場,大企業比你更有價格優勢和品牌優勢。

其次是融資能力,其實對於互聯網巨大也好,傳統的企業也好,只要企業有資源,就很容易貸款融資,但目前絕大部分中小微企業在遇到疫情的時候,是很難解決這個問題的,一旦業務停止,資金鍊斷了,老闆就無路可走了。

再者說市場發展靠的不是市場本身,而是人才的推動,那麼對於初創企業和小微企業來說,是很難找到一流的人才的,沒有人才就沒法研發產品、搶佔市場,這些就是中小企業倒閉的真正原因,疫情只是導致倒閉的一個導火索而已。

2020年高校畢業生高達874萬,很多人可能要面對的是沒有就業就失業了,因爲疫情倒閉了大量的中小微企業,就減少了就業機會。

但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即便沒有疫情的出現,高校畢業以後現在很多人也無法找到稱心的工作,只能做見習生、實習生、助理等工作,甚至根本找不到就業崗位。

這跟目前的教育體制有關,教育經常出現的問題是有多大腳穿多大鞋,沒有未來的戰略思考和佈局。

這樣說並不是沒有依據,就拿最近15年來說,比較火爆的專業,05年左右是動漫,10年後左右電商專業才成熟、20年是直播。

我有很多高中的同學選的都是動漫專業,真正學動漫的就業以後在北京月薪只有1500元,爲什麼工作那麼少,說白了市場需求小,但有些同學爲了支持國漫的崛起,做到現在也只有幾千塊錢的收入。

對於電商來說,最近幾年已經進入了一個紅海狀態,原因是什麼?一條路走的人太多了,激烈競爭,導致流量成本上漲,價格戰加劇,電商倒閉的比比皆是,如果這兩年電子商務專業畢業,那就很難找到工作。

2019年2020年最火的是短視頻直播帶貨,但如果現在去開設這個專業,估計等畢業已經沒有機會了,短視頻和直播也只能火這兩年,火爆的背後與培訓機構的鼓吹宣傳有關,真正靠直播帶貨賺錢的寥寥無幾,就更別提以後就業了。

所以導致失業和就業難的本質,不是疫情,而是本身教育的產能過剩無法和未來市場需求匹配,就導致最終的惡性循環。

爲什麼說未來3年還有大量的中小微企業倒閉呢?這和目前人們的浮躁心態有關,大部分人都想創業,想自己當老闆,但從上述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目前市場處於兩極分化激烈競爭的狀態,初創公司和中小企業的機會將越來越少。

那未來大量高校學生和失業人員該何去何從,企業的路又在何方?

首先對於就業來說,不論是現在的職場人士還是高校畢業生,未來3年根本沒有那麼多就業機會,想要生存就要轉變思維方式,不要再依靠加入一個公司去依託組織發展,而是要靠自己掌握的能力加入平臺去做一個創客。

技術類的人才、可以依託技術兼職平臺,如設計、創意、策劃、文案等;銷售運營類的人才可以加入社交化零售平臺,通過個人的能力去自我就業。未來這種平臺+個人的工作模式將成爲常態。

那麼對於公司來說,要麼加速倒閉,要麼快速轉型,把組織打造成平臺,爲創客提供兼職、副業、輕資產創業的平臺,如社交零售等平臺。

爲什麼會出現這種局面?

現在市場正處於一個大整合的狀態,過去中小微企業可以通過自己的經營能力獲取碎片市場和資源,現在大企業出現會把這些市場資源重新整合。

比如做批發的、貿易的已經不需要了,因爲有了物流和互聯網了可以直接對消費者,只需要資本加快品牌的發展和生產即可。

還有就是個體商戶、終端流通也會通過資本手段,去重新整合,因爲現在需要的更多是品牌專門+線上線下模式,傳統的流通終端解決的只是賣貨問題,而現在的客戶需求是體驗、是服務、是品質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