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臺珊瑚約3成死亡 小琉球55%最嚴重

去年是臺灣有史以來珊瑚白化規模最嚴重一次,全臺估算有約1/3珊瑚死亡,以小琉球周遭海域損失約55%最爲嚴重。(小琉球示意圖/Shutterstock)

珊瑚研究學者今天表示,去年是臺灣有史以來珊瑚白化規模最嚴重一次,連東北角也首次出現大規模白化的現象;全臺估算有約1/3珊瑚死亡,以小琉球周遭海域損失約55%最爲嚴重。

臺灣珊瑚白化觀測平臺今天舉辦「2020年臺灣珊瑚大白化」記者會,發表去年夏季珊瑚監測結果,是全臺史上第一次珊瑚礁大規模白化,甚至連東北角珊瑚礁羣也出現有紀錄以來首次的大白化事件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郭兆揚表示,臺灣自1980年代開始進行珊瑚礁研究、監測,全球在2020年以前曾發生過3次珊瑚礁白化事件,包含1998年、2010年及2016年;臺灣僅1998年時有受影響,但範圍未達東北角。

郭兆揚解釋,珊瑚白化可分爲6級,研究團隊在全臺62個樣點進行調查,最後監測2萬8250株珊瑚中,有31%已經屬於4級以上白化,「等於是宣告死亡」,另外有8%左右屬第3級,還在「住院觀察」,不確定會康復或死去。

推測可能原因,郭兆揚說,去年5月底由南中國海產生熱水團沿西菲律賓北移,臺灣海域從南方開始逐漸被熱水團包圍長達3個月;原本夏季可透過颱風擾動海面降溫,但去年夏季沒有颱風襲臺,也失去海水降溫的機會

郭兆揚指出,以莫拉克颱風爲例,雖然造成陸面災害,但當時海溫也下降10度之多;去年夏季北臺灣表層海水溫度平均約攝氏30.5度、南臺灣約31度,高於適合珊瑚生長上、下限值18至29度間

郭兆揚進一步說明,根據調查,小琉球海域珊瑚白化最嚴重,估算損失55%珊瑚,東北角及墾丁損失約30% 、澎湖綠島約20%;這也是首次東北角珊瑚的大白化事件,以野柳外木山基隆嶼鼻頭漁港最嚴重。

島人海洋文化工作室負責人蘇淮表示,往年小琉球夏季或多或少會出現部分白化的珊瑚,但範圍不大,去年是第一次看見「整片雪白珊瑚礁」,也是他「潛水10 餘年來未曾見過」。

臺灣珊瑚白化觀測平臺召集人陳昭倫表示,此次調查因研究人力不足,因此未納入蘭嶼東沙羣島地區,但有資料顯示當地也出現珊瑚白化的現象。

陳昭倫呼籲各界減少碳排放量,若2030年能降至2016年的一半,2050年就有機會達淨零碳排,控制地球升溫在1.5度內;不然熱帶海域的珊瑚礁「可能會是第一個在本世紀末前消失生態系」。(編輯方沛清)11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