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保生文化祭 藝陣結合街舞蹦出新滋味

北臺灣最熱鬧的宗教盛事一年一度的「保生文化祭」,將在23日登場,今日記者會更結合「螢光特效」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結合的新視野,透過「螢光官將街舞」作品呈現更具表演藝術創新。(臺北市民政局提供/陳薏雲臺北傳真)

北臺灣最熱鬧的宗教盛事一年一度的「保生文化祭」,將在23日登場,每年農曆3月15日是臺北市最負盛名的大龍峒保安宮保生大帝聖誕,財團法人臺北保安宮每年在傳統架構下創新,並融入美學、表演、藝術、人文等元素,精心規劃一系列精彩可期的活動,今日記者會更結合「螢光特效」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結合的新視野,透過「螢光官將街舞」作品呈現更具表演藝術創新。

爲了讓大家更多認識藝陣文化,記者會上邀請禾一文化傳承舞團演出,該舞團以推廣「臺灣文化、T-POP Taiwan」爲本,「神將街舞」著名,秉持着「傳統支撐潮流,潮流推動傳統」的理念,這次結合「螢光特效」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結合的新視野,透過「螢光官將街舞」作品呈現更具表演藝術創新。

2023保生文化祭將傳統廟會習俗之官將及現行街舞文化予以結合,象徵保安宮致力傳承傳統廟會習俗,並與時俱進融入新興元素,呈現出傳統廟會親民、熱鬧的氛圍。現場也邀請到臺南美術館前館長林育淳、蘭州國中校長江幸真、大同區公所區長方越琦及中興醫院長蔡景耀一同爲2023保生文化祭揭開活動序幕,象徵大龍峒地區的宗教文化盛事即將隆重登場。

保生文化祭的重頭戲即是農曆3月14日(5月3日)保生大帝聖誕前夕的民俗藝陣表演及「放火獅」,放火獅是保生文化祭最爲人所矚目的活動,將爲保生文化祭掀起最高潮,結合蜂炮氣勢與傳統手工紙紮藝術,在21響禮炮後,數以萬計的蜂炮自火獅中直衝雲霄,炮聲震耳欲聾、火光四射宛如白晝,象徵着辟邪除疫,更讓信衆重溫臺灣舊時廟會的歡慶氣氛。

從4月23日至5月17日邀請許多優秀表演團體齊聚保安宮,輪番接力登臺演出,保安宮董事長廖武治表示,藝陣是我們廟會活動的精髓之一,期盼透過官將街舞的創新,讓大家更多認識傳統民俗文化的多元豐富。

另爲發揚醫神保生大帝懸壺濟世精神,保安宮舉辦「財團法人保安宮第六屆醫療奉獻獎」,公開表揚獲獎醫師或機構,設有「醫療奉獻個人獎」及「醫療奉獻團體獎」,頒發獎牌及獎金100萬元,以彰顯其奉獻事蹟,自即日起至4月30日止受理報名。

臺北市政府民政局陳永德局長表示,保生文化祭之舉辦於今年將邁入第30年,保生文化祭與傳統廟會不同之處,在於引進藝術美學元素,讓廟會活動有了全新風貌,除了施放火獅、家姓戲演出外,還有古蹟藝術導覽、美展、音樂會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