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民航虧損近300億,今年能否扭虧爲盈

(原標題:獨家|2023年民航虧損近300億,今年能否扭虧爲盈)

2023年,全行業大幅減虧1872億元。

民航局長宋志勇在剛剛召開的2024年民航工作會上透露了上述數據。

去年年初,宋志勇曾在2023年民航工作會上透露,2022年全行業虧損達2160億元。2023年減虧1872億元,意味着中國民航在2023年還是虧了近300億元。

而根據第一財經記者獨家瞭解到的最新信息,民航局在內部會議上,爲2024年定下了“行業整體盈利”的目標。

仍未扭虧背後

2020年到2022年的疫情三年,民航業遭受重創,累計虧損近4000億。

其中2020年虧了974億元,2021年虧了842億元,2022年虧了2160億元。

進入2023年,國內航空市場隨着疫情的放開迅速復甦,而國際航線市場則復甦緩慢。這是2023年行業整體依然沒能扭虧的重要原因。

根據民航局的統計,2023年的國內航線客運規模已經超過了疫情前水平,比2019年增長1.5%。

但如果加上國際市場,整個2023年的旅客運輸量6.2億人次、貨郵運輸量735.4萬噸,分別只恢復至2019年的93.9%、97.6%。

2023年,中國民航的國際客運航班整體恢復只有2019年的37.5%,從年初的不足10%到年末的55.8%,國際航線無法滿血恢復,意味着大量原本要執飛國際遠程航線的寬體機要回到國內市場“內卷”,也就影響了航空公司的票價水平和飛機利用率以及客座率。

根據記者獲得的民航局內部統計數據,2023年的飛機日利用率比疫情前的2019年低1.2小時,正班客座率低5.3個百分點,載運率低3.9個百分點。

在國內市場迅速恢復,尤其是“五一”,“十一”,暑運旺季等旅客需求的推動下,民航在前三季度已經實現了整體盈利,其中有14家航司累計實現盈利。然而據第一財經記者獨家瞭解到的數據,在第四季度,航司再次陷入虧損,單單11月一個月全行業就虧損81.3億,幾乎虧掉了前9個月的盈利額,其中航空公司虧損62.8億,只有2家航司盈利,34家航司虧損。

“2023年的市場跟以往的一個不同點是人們旅遊的熱情比疫情前來得更早更快,趕在二三季度集中爆發,但在2023年第四季度的市場回落如此之快之深,也是讓人始料未及的,”民航業內人士唐朝指出,從2023年8月下旬開始到2024年春運之前的境內市場表現十分冷清,民航市場的冬季持續時間很長。

今年扭虧靠什麼

而對於已經進入的2024年,民航局在內部會議上定下了“行業整體盈利”的目標,認爲依託包括4億多中等收入羣體在內的14億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規模內需市場,我國航空市場空間仍大有潛力可挖,2014年力爭客座率、載運率、飛機日利用率恢復到2019年水平。

“隨着國內居民消費從疫後恢復轉向持續擴大,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統籌推進,對民航的有效需求將進一步擴大,我國國內客運將繼續穩定增長,預計全年國內航線旅客運輸量將達6.3億人次,超過2019年7.7個百分點,春運、暑運、國慶等旺季表現更加令人期待,“民航局長宋志勇在民航工作會上預計,2024年,民航全行業運輸總週轉量、旅客運輸量、貨郵運輸量等主要指標預計將整體超過疫情前水平,旅客同比增速有望達到兩位數,貨郵同比預計實現小幅增長。

“今年市場應該比去年略有好轉,一個是因爲去年前兩個月其實還有疫情的影響,另一個是國際航線逐步恢復之後,運力相對就沒有那麼過剩了,”民航業內人士林指傑對記者表示。

多位行業內人士也對記者指出,2024年民航能否扭虧,國際航線市場的恢復速度有重要的決定作用。

對此,民航局預計2024年國際客運市場將加快恢復,到2024年底每週達6000班左右,恢復至疫情前約80%。

在昨天召開的線上發佈會上,民航局綜合司副司長孫文生也透露,目前民航局已經要求各航空公司在確保運行安全的基礎上根據市場需求加大國際航線,特別是周邊國家航線的運力投入,加快恢復國際航班。

此外,油價和匯率也是影響航司業績的重要決定因素。對此,西安紫鵬諮詢總經理陳浩預計,由於全球不少國家的政局還有很大不確定性,俄烏及巴以衝突還沒有看到結束的信號,預計2024年的燃油成本還是會所有提升,而匯率走勢則由於美歐通脹預期的下降,會令航司的財務成本壓力小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