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投資策略 法人建議「加債、養股」

俄烏戰、各國央行升息等變數襲擊,法人圈幾沒有人看對2022年投資趨勢,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根據Lipper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12月29日止,各股票基金幾乎全面下挫,在產業股基金中只有4小類型績效呈現正報酬率分別是基建、公用事業、天然資源以及能源,地區型基金多數都呈現二位數跌幅。跌幅最重的前三名股票基金分別是東歐股、臺股以及歐洲中小型股基金平均績效分別下挫50%、29%及20%,其他地區股票基金除了印度和美國中小股之外,平均跌幅都逾一成。

至於2022年債券基金績效,根據Lipper資料顯示,除了亞債、道瓊伊斯蘭債指數之外,平均績效都呈現負報酬率。

經過2022年之後市場大震盪之後,根據安聯環球投資研究顯示,儘管市場出現回溫跡象,但整體來看投資情緒保持謹慎,投資人或機構法人等的現金部位仍處於高水位。以此來推估,只要市場未出現壞消息,料將有助於支撐公司債和股票類的高風險資產。

以美林投資時鐘端看經濟循環,邁向景氣放緩、通膨下行的「衰退」週期的2023年,投資首選「債券」資產。

因此,2023投資策略爲「加債、養股」!中租投顧表示,2022年是歷史上少見股債齊跌的一年,連續兩年遭遇「股債雙殺」的情形更是罕見,建議股票部位較高的投資人,將過往滿手股票的資產組合重新調整,提高債券部位比重,以較低波動度創造長線的收益機會。2023年「加債」後的股債投資組合表現有機會先蹲後跳。

中租投顧進一步指出,2023年「加債」已是市場共識,但在升息高峰未明朗前,建議投資人透過單筆分批進場高品質或短天期的債券基金,同時可透過具有平均成本優勢的定期定額低接長線看好的趨勢主題股票型基金來「養股」,有效化波動爲累積便宜單位數的助力,穩穩地度過短期市場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