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市環教基金補助將開跑 3月14日起開放申請

臺北市環保局「113年推展溫室氣體減量及氣候變遷調適環境教育宣導實施計劃」申請即將開跑。(黃敬文翻攝)

臺北市環保局「113年推展溫室氣體減量及氣候變遷調適環境教育宣導實施計劃」申請即將開跑,環保局今(20)日表示,透過環境教育基金補助,從生活中強化氣候變遷教育以落實在地氣候治理,今年宣導主軸爲「創能、儲能與節能」及「溫室氣體減量及氣候變遷調適」,每案最高可補助60萬元。

環保局說明,依據15日環境部公佈「氣候變遷因應法」,以及去年12月29日「氣候變遷因應法施行細則」之第3條規定強化地方政府之角色,以強化溫室氣體減量與氣候變遷減適教育及宣導、協助民間團體推展等工作,並結合2050淨零排放目標及路徑,擘劃臺北市未來30年淨零轉型方向,全力推動城市淨零轉型。

環保局表示,依據國際能源總署「2050淨零:全球能源部門路徑圖」指出,最終8%的減排量源於能源需求的行爲改變和材料效率的提升,行爲改變是達到2050淨零排放的重要關鍵。故今年在環教補助方面以「創能、儲能與節能」及「溫室氣體減量及氣候變遷調適」爲主軸。

環保局指出,在「創能、儲能與節能」方面,臺北市溫室氣體排放量有7成多來自住商部門,當中又以電力使用造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爲大宗,若想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除了節能外,還需加強推動創、儲能,因此今年度環教基金特編列300萬補助設置創能與儲能設備供申請單位搭配教案進行實體展示,將分散式發電方式,推廣到社區、住家、商辦,達到供電自給自足目標。

環保局說,在「溫室氣體減量及氣候變遷調適」方面,以推動「環境行動力」、「災害與防救」、「惜食全利用」、「減廢再循環」、「友善永續力」爲5大補助主題,期望申請單位從生活中實踐淨零轉型,推行氣候變遷調適作爲及落實淨零綠生活。

環保局表示,環境教育基金補助計劃自2012年起推動迄今,已補助民間團體推展環境教育工作達348件次,協助民間深具潛力的NGO組織,透過環教基金補助深耕環境教育發揮環教影響力,共同打造宜居永續城市,今年申請收件日爲3月14日至3月21日,歡迎有志推展環境教育之民間團體踊躍提出申請,一起成爲淨零綠生活推展的好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