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毫米」大豪雨灌爆臺北 柯文哲:低於防洪標準淹水才負責

北市富陽街淹水。(圖/居民提供)

記者蘇晏男臺北報導

昨日受到輕臺彩雲」外圍環流鋒面影響,北市降雨出現20年來最大1小時累積雨量大安區信義區等地出現嚴重積淹水。對此,臺北市長柯文哲5日表示,北市防洪設計是可應付每小時78毫米(mm/hr)的雨量,如果降雨量78以下北市還淹水,那麼市府要負責,反之如過超過,「要誠懇跟市民說,還是會淹水」。

臺北市大安區的臺大氣象觀測坪4日測得時雨量209毫米(mm/hr),登上中央氣象局全臺時雨量歷史紀錄第二名;而根據臺北市氣象測站資料統計顯示,4日降雨突破了20年以來1小時內的累積雨量紀錄,排名第二爲2016年9月大屯山測站每小時153毫米(mm/hr)。

對於此次北市淹水,柯文哲5日出席北市防疫記者會時表示,北市防洪設計是可以應付每小時78毫米(mm/hr)的雨量,一旦超過這標準,還是會淹水;柯文哲坦言,事實上,他也滿驚訝,昨日降雨量是近幾十年來排行第五,「我也嚇一跳」」。

柯文哲表示,有人詢問下雨排水安全預值要不要提高?其實,北市的確有訂一個2030防洪計劃標準,是從每小時78毫米(mm/hr)提高到每小時78毫米(mm/hr),不過這牽涉到很多排洪設計要改進,要花很多錢,所以結論是,目前是北市設計是,如果降雨量在每小時78毫米(mm/hr)以下還淹水,那麼北市府負責,如果超過,要誠懇跟市民說,還是會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