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多隻A股發佈年報業績預告,百餘家淨利潤翻番

2023年上市公司業績預告披露漸熱。數據顯示,截至1月21日中午,兩市已有356家公司發佈業績預告,167家預增、9家續盈、37家扭虧、62家略增,17家略減、27家預減、15家續虧、17家首虧、5家不確定,業績預喜率目前約爲77%。

上市公司2023年的業績表現有所分化,基礎化工、汽車製造、計算機通信等行業的公司業績表現較好,新能源上游的盈利能力明顯下滑,個別企業出現業績首虧。

盈利大戶集中在五大行業

根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數據,就淨利潤絕對值上限來看,260家公司預計2023年盈利超過1億元,5億元以上的有97家,其中51家公司預計淨利潤超過10億元。

貴州茅臺(600519.SH)、格力電器(000651.SZ)、中遠海控(601919.SH)、立訊精密(002475.SZ)4家公司的淨利潤規模超過100億元,貴州茅臺2023年預計盈利735億元,同比增幅爲17.2%。中遠海控預計2023年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78.4%,達283.89億元,主要系集裝箱航運的市場運價水平較去年顯著下降。

51家公司的淨利潤超過10億元,主要集中在5大行業(證監會行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汽車製造業;水上運輸業;專用設備製造業。

由於煤價下跌,發電量增加,主營從事火電的電力股普遍在2023年收穫較好的業績,浙能電力(600023.SH)預計業績扭虧,實現歸母淨利潤61.06億元到73.18億元,扭虧原因系主要是由於煤炭價格下降、發電量增加以及公司參控股企業效益有所提升。湖北能源(000883.SZ)也表示,煤炭價格下行,公司火電燃料成本下降,火電業務盈利同比增加是推動公司業績增長的原因之一。湖北能源預計2023年實現歸母淨利潤爲15.8億元至20.4億元,同比增長爲35.91%-75.48%。近期股價活躍的申能股份(600642.SH)預計2023年實現歸母淨利潤33億元至35億元,同比增加約200%到230%。此外,國投電力(600886.SH)預計2023年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40.29%到68.16%,達57.23億元到68.60億元。

除電力股以外,預計淨利潤增長表現突出的還有設備股,尤其是半導體設備等專用細分設備。北方華創(002371.SZ)與中微公司(688012.SH)2家半導體設備龍頭企業,均實現業績不俗增長。

北方華創預計2023年至少實現營業收入、歸母淨利潤分別爲209.7億元、36.1億元,同比增長42.77%、53.44%,業績增長主要系公司應用於高端集成電路領域的刻蝕、薄膜、清洗 和爐管等數十種工藝裝備實現技術突破和量產應用,工藝覆蓋度及市場佔有率均得到大幅提升。

刻蝕機龍頭中微公司預計營業收入約62.6億元,同比增長約32.1%,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17億元至18.50億元,同比增加約45.32%至58.15%,業績增長源於刻蝕設備銷售增長,以及拋售了公司持有的拓荊科技(688072.SH)股票實現的投資收益。

光伏裝備龍頭晶盛機電(300316.SZ)預計2023年業績高增,預告業績被視爲超過市場平均水準。公司預計報告期內實現歸母淨利潤43.85億元至49.7億元,同比增長50%至70%。對於業績增長原因,晶盛機電錶示,公司正在深化“裝備+材料”協同佈局,積極推出光伏創新設備,延伸半導體產業鏈高端裝備產品佈局;加速推進石英坩堝、金剛線、碳化硅等先進材料業務產能提升。

百餘家公司預計盈利翻番

從預告淨利潤增速上限來看,有119家上市公司2023年淨利潤同比增幅達到或超過100%,45只個股淨利潤同比增幅超兩倍。其中部分行業在前幾年受到疫情干擾,導致業績下滑後,在2023年逐漸企穩並實現業績扭虧。

齊峰新材(002521.SZ)、銀座股份(600858.SH)、普瑞眼科(301239.SZ)和中科飛測(688361.SH)4家公司預計淨利潤增速上限超過10倍。

齊峰新材預計2023年實現歸母淨利潤2.25億元至2.6億元,同比增速爲2554.62%-2967.56%,上年同期爲847.58萬元,需求旺盛、產銷增量明顯、原材料價格下降是推動公司業績增厚的主要原因。主營從事大型零售的銀座股份2023年實現業績扭虧,實現歸母淨利潤1.58億元至2.3億元,上年同期虧損1450萬元。

上市科創板僅半年的中科飛測,預計2023年盈利超過1億元,有望實現“摘U”。中科飛測主要從事半導體質量控制設備的研發生產,公司產品成功應用於國內28nm及以上製程集成電路製造產線。中科飛測預計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8.5億元至9億元,歸母淨利潤爲1.15億元至1.65億元,同比增幅爲860.66%至1278.34%。

航空機場迎來久違的業績“晴天”。深圳機場(000089.SZ)2023年實現業績扭虧爲盈,預計歸母淨利潤爲3.61億元-4.51億元,上年同期虧損11.43億元。深圳機場表示,隨着航空市場需求的逐步恢復,旅客吞吐量同比上升144.6%,航班起降架次同比上升66.8%,使得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大幅增長。白雲機場(600004.SH)也實現扭虧,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4.38億元至5.35億元。

也有部分公司因所處行業的週期景氣不再繁榮,業績由盈轉虧,有17家公司預計業績首虧。新能源汽車2023年經歷了降價去庫存、碳酸鋰價格暴跌,上游材料企業的業績紅利期也就此結束,尤其是正極材料商迎來了利潤爆降。

長遠鋰科(688779.SH)是國內三元正極材料廠商,公司預計2023年歸母淨利潤將虧損1.1億元到1.5億元,扣非淨利潤虧損1.8億元到2.2億元,同比將由盈轉虧。2022年長遠鋰科的歸母淨利潤達14.9億元,對於如此巨大的業績波動幅度,長遠鋰科給出的解釋是:由於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退坡、下游企業去庫存的影響,公司產品銷量同比下降;同時,上游原材料大幅波動,市場競爭加劇,公司產品售價同比下降;此外,隨着公司投產項目的增加,相應折舊費用導致單位成本上漲;疊加存貨跌價影響,利潤下降。

鋼鐵行業不容樂觀的需求,亦使得相關上市公司業績大跌。山東鋼鐵(600022.SH)預計2023年歸母淨利潤爲-4.5億元至-3.7億元,上年同期爲5.55億元,可見變動之大。山東鋼鐵稱,2023年鋼鐵市場形勢異常嚴峻,公司積極應對鋼鐵市場下行壓力,加強產、購、銷聯動,仍舊無法消除市場大幅減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