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萬元貨款去了哪裡赤峰紅山:能動履職爲被害企業挽回經濟損失

原標題:35萬元貨款去了哪裡赤峰紅山:能動履職爲被害企業挽回經濟損失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區檢察院在辦理一起涉民營企業合同詐騙案中,爲被害企業挽回經濟損失35萬元。

2022年12月30日,被害企業到赤峰市公安局紅山區分局報案,稱他們與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簽訂價值130萬元的供貨合同,該公司法定代表人孫某在收取65萬元貨款後,用其中的30萬元從其他公司訂購部分設備並交付給他們,之後便不再繼續履約,甚至變更了聯繫方式。公安機關經偵查,於2023年1月13日進行立案偵查,檢察機關依法提前介入該案。

紅山區檢察院檢察官在梳理案件時發現,該案是一起刑民交織的涉企案件,關鍵點在於釐清經濟糾紛與刑事犯罪的界限,準確認定行爲人的非法佔有目的,及時爲被害企業追贓挽損。爲查明案件事實、及時追贓挽損,檢察機關與公安機關共同分析案情,就案件定性、偵查方向、取證重點達成一致。

經調查發現,孫某沒有將收到的貨款完全用於履約,而是用部分貨款購買了一輛奔馳轎車,之後與妻子協議離婚,淨身出戶,已完全沒有履約能力。在確定行爲人具有非法佔有目的的情況下,檢察機關在審查起訴階段將爲企業追贓挽損作爲重點,對孫某名下財產情況進行了調查,對其社會關係也進行了深入瞭解,發現其無賠償意願、更無賠償能力。鑑於此,檢察機關要求公安機關及時對涉案財物進行查扣,在檢察機關與公安機關的共同努力下,所查扣的涉案財物幾乎可以覆蓋被害企業的全部損失。

今年1月18日,紅山區檢察院以涉嫌合同詐騙罪將孫某起訴至紅山區法院。經審理,法院以合同詐騙罪判處孫某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並處罰金8萬元。判決生效後,紅山區檢察院繼續加大刑事執行監督的工作力度,使涉案財物執行到位,確保打通保護企業合法權益的“最後一公里”。

3月18日,被害企業負責人向紅山區檢察院贈送錦旗,對檢察機關幫助企業全額挽回損失表示感謝,同時對檢察機關依法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在企業受到侵害時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表示稱讚。(沈靜芳 李婧)

(檢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