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後 有運動就不會肌少症?醫破解3大迷思
50歲後 有運動就不會肌少症?醫破解3大迷思。(示意圖/Shutterstock)
臺灣家庭醫學會和知名營養品牌合作調查國人肌少症問題,結果顯示有46%的受訪對象有肌少症風險,而專家也揭曉民衆對肌少症的3大誤區。
該問卷調查以1年跌倒次數、舉5公斤重物、走5平方公尺空間、起臥、走10階階梯困難度及小腿圍等6項指標,調查了1,322名50歲以上的熟齡族,結果男、女性平均起來,近半數有肌少症風險。
●肌肉流失與免疫力低下有關 除了年紀還有3原因
隨着年齡增長,肌肉會不停流失,過了40歲,每10年流失約8%的肌肉量,肌肉不僅能支撐人體、維持行動力,肌肉量下降更會增加失能、臥牀的風險。
而在後疫情時代,免疫力更加重要。肌肉是免疫寶庫,能透過細胞激素介白素來活化免疫細胞,「疫苗之所以要注射在肌肉,原因之一就是因爲肌肉能最大化疫苗的效果,」臺灣家庭醫學會理事長黃信彰說。
黃信彰也指出,根據一項西班牙的研究發現,肌肉的流失量愈高,死亡風險也隨之提升:
.流失10%:免疫力下降、感染風險提升。
.流失20%:傷口復原能力下降,肌無力風險提升。
.流失30%:虛弱、臥牀無力起身,壓瘡、肺炎或導致失能的疾病風險提升。
.流失40%:死亡風險增加,且多死於肺炎。
由此可知,肌肉流失是許多銀髮族晚年臥牀、受慢性病折磨的主因之一。員榮醫院醫療體系家醫科主任醫師黎雨青指出,除了年紀大造成的肌少症,其他還有繼發性的肌少症,包括營養攝取不足、活動力下降、因疾病住院等,「銀髮族會因爲慢性病而住院,住院期間就可能導致肌肉流失;年輕人也是如此,例如腿部骨折、打石膏,都不動的結果,受傷的那隻腳會比健康的另一隻腳瘦一大半。」
日本國立長壽研究中心老年內醫科醫療長前田圭介也在《康健》所舉辦的「2021高齡國際趨勢論壇」中指出,日本的調查發現,住院的老人每天站立、活動的時間僅有43分鐘,而且住院之後,有15%的長輩罹患肌少症。
●男性比較不會有肌少症?專家解答肌少症3大誤區
該調查中,也發現民衆對肌少症有許多迷思,主要包括:
1.男性比較不會有肌少症
錯。黎雨青指出,根據調查發現,50歲以上的男性肌少症風險是51%,女性爲43%,男性的風險明顯高於女性,「年輕時男性的確有荷爾蒙的優勢,但年紀增長,荷爾蒙改變,導致飲食和運動量減少,所以風險其實不比女性低。」
2.有運動就不會肌少症
錯。運動很重要,但肌肉生成3分靠運動、7分靠飲食,沒有充足的蛋白質,就算再多運動刺激,肌肉增長的程度也有限。蛋白質攝取,如果是牙口正常的人會建議吃原型食物,但肉、乳製品吃太多也會有油脂攝取過多的風險;若是牙口不好的中高齡族羣,吃肉就更困難了,因此黎雨青建議可以喝一些營養品,幫助蛋白質吸收。
前田圭介也持相同的看法,這些營養品能彌補營養缺口,味道好且好購買,有液態,食品型態也有慕絲狀或是果凍狀,可以各取所需,如果能當成點心適度食用,效果更好。
3.年紀大吃少一點比較健康
錯。年紀大難免有慢性病,例如糖尿病、三高等,而飲食控制是這些疾病的治療方式之一,所以許多熟齡族認爲,少吃一些對健康有益處,但少吃其實會增加肌少症風險。
前田圭介指出,因爲疾病,老年人往往必須飲食控制,但這樣反而會造成營養不足,有研究發現,老年人住院時,在飲食控制和食慾不佳的情況下,每日僅會攝取到平時熱量的一半、約760卡,這也是造成肌少症的原因。
年紀大、牙口不好且活動量下降,胃口不佳、食量少,少澱粉、少油又吃不多的狀況下,根據模擬量表模型和受訪者主觀感受來看,和之前食量相比,即使食量只有輕度減少,肌少症風險也會增加26%,「由於每個人飲食內容和食量不同,因此『輕度減少』是少了幾卡熱量,沒有客觀數字,但只要發現吃得比之前少,就要開始留意,」黎雨青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