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成食物中毒是因微生物 生食這樣處理保健康

清涼爽口的漢堡、三明治是許多人的最愛。(示意圖/ Shutterstock )

天氣熱影響食慾,清涼爽口的蔬果沙拉成爲許多人最愛。不過,食藥署調查發現,國外6成食物中毒與微生物有關,而蔬果類產品,以及含生菜類產品(三明治、捲餅、漢堡)、水果等,則容易孳生李斯特菌,引發食安事件。醫師表示,建議食材加熱到72°C以上,料理之前,務必洗淨雙手,保持廚房乾淨,且處理生食、熟食的廚具應要分開使用。

●國際食安問題逾6成來自微生物 李斯特菌佔比最高

食藥署分析民國106至110年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愛爾蘭、紐澳、日本、越南和香港等國家及區域發佈的國際食品安全警訊,發現6成與微生物相關,其中又以單核球增多性李斯特菌(李斯特菌)佔最大宗。

美國疾病管制及預防中心估計每年全美約1600人感染李斯特菌症,臨牀症狀爲噁心、嘔吐、持續發燒、肌肉痠痛、嚴重頭痛和頸部僵硬等,而免疫力不佳的族羣則有致死風險。

我國《傳染病防治法》已於民國107年將「李斯特菌症」列爲第4類法定傳染病,感染此症的高風險族羣爲孕婦、新生兒、65歲以上老人及免疫力較弱者。

●國內案件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爲多 但李斯特菌症狀更嚴重

林口長庚臨牀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國內食物中毒事件的元兇大多爲金黃色葡萄球菌,至於李斯特菌所引起的食安事件則並不多見,一般來說,李斯特菌常孳生於生菜、哈密瓜、未妥善消毒乳製品,以及火腿等加工肉類等食品。

顏宗海表示,一旦感染李斯特菌,症狀可能比沙門氏桿菌或金黃色葡萄球菌還要嚴重,一般民衆感染後,主要症狀爲腹瀉、嘔吐,但孕婦則可能出現菌血症、導致流產。

此外,免疫力低下者如誤食遭李斯特菌感染的食物,嚴重時可能引發敗血症、腦膜炎,器官衰竭。

針對如何避免李斯特菌引發的食物中毒,顏宗海表示,李斯特菌可在4°C的低溫環境孳生,建議食材需要加熱到72°C以上,料理之前,務必洗淨雙手,保持廚房乾淨,且處理生食、熟食的廚具應要分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