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萬劑疫苗全數還未上路 NBC披露美疫苗外交難關

拜登雖誇下豪言要提供外國8,000萬劑疫苗,但受限於後勤監管機構外交考量因素,恐怕是一場硬仗。(圖/美聯社)

儘管美國總統拜登日前宣佈將在6個星期內,向國外供應8,000萬劑疫苗;但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報導,受限於後勤、監管機構與外交障礙等因素,迄今8,000萬劑疫苗全數尚未送出,恐成爲華府疫苗外交的最大挑戰

報導指出,愈來愈多國家向美國尋求援助,以克服國內嚴重的疫苗短缺。特別是包括海地、日本等國,境內感染人數激增,是政府面臨組織上的挑戰,卻又僅有爲數甚少的疫苗,不足以應付龐大的需求。

儘管拜登總統日前宣佈,6月底前將有8,000萬劑輸送至國外;不過,受限於後勤到管理的各種障礙,迄今還沒有任何疫苗送出。

由於美國已有一半的成年人已完成疫苗接種,疫苗需求頓時大減,使得華府能將多餘的疫苗用於疫苗外交之上。根據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統計數據,目前仍有7,000萬劑的輝瑞、莫德納嬌生疫苗還未施打;但官員卻坦承,光釐清這些疫苗該送去哪裡,以及如何把他們送到需要的人手上就是一項極爲艱辛的任務

過去一旦疫苗離開生產工廠,聯邦政府就必須儘快將其送往全美數以萬計的零售藥房、疫苗接種中心與社區衛生診所。考量到疫苗的保存時間,美國實在沒有一箇中央儲藏室得以容納數百萬計的疫苗,並且輕易地打包、送上飛機,然後開往目的地

白宮COVID-19高階顧問斯拉維特(Andy Slavitt)表示,美國正試圖轉型至「更嚴格的分配系統」,好讓聯邦政府能更好地追蹤疫苗總計量與出口的數量。1名官員則表示,想在全球各地輸送數千萬劑疫苗,除要有足夠的飛機與正確儲存方式外,接受國是否有足夠的冷藏設施、是否有分配的基礎建設也是一大挑戰。不過,官員表示未來幾日內將確定部分疫苗送往何處。

另一大挑戰則是AZ疫苗獲得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的授權。目前拜登承諾輸出的8,000萬劑疫苗中,約6,000萬劑是AZ疫苗。不過,美國政府表態在FDA批准AZ疫苗前,即使其他國家已批准使用該疫苗,政府也不會放行讓它送往國外。尷尬的是,由於AZ疫苗的研究數據爭議,導致FDA延後審查過程。換言之,目前仍不知AZ疫苗何時、是否會獲得批准。

接下來是外交平衡的問題,即哪些國家可獲得美國疫苗,有多少美國的關鍵盟友正處於疫苗短缺。這可能是6月在英國登場的七大工業國集團(G7)會議上,拜登會被世界領導人追問的問題,也是拜登執政後首個國際重要時刻。

雖然拜登曾表態,美國不會利用疫苗來爭取其他國家的好感;但他也承認疫苗是一種珍貴的外交工具,可平衡中國大陸與俄國透過疫苗所獲得的影響力。在宣佈疫苗輸往外國時,拜登表示「很多觀點提到俄國與中國利用疫苗影響世界。我們希望透過美國的價值觀領導世界,並展現美國民衆的創新、獨創性道德性。就像二次世界大戰時一樣,當時美國是民主國家的兵工廠;而在與新冠病毒大流行的角力中,我們國家將成爲世界其他地區的疫苗庫」。

日前在與南韓總統文在寅會面時,拜登表示南韓只有3%的人口接種疫苗,而美國將提供50萬劑疫苗,爲與駐韓美軍一起工作的南韓軍人進行接種。

NBC表示,除了提到疫苗可挽救最多的性命外,拜登政府幾乎沒有明言哪些國家可以接受疫苗,接受疫苗的標準爲何。斯拉維特也僅模糊不清的表示,「輸出的決定取決於科學、公共衛生公平性」。

目前亟需疫苗的國家之一是海地,儘管該國有多少人確診仍缺乏可信的統計數據,但當地衛生官員表示,確診人數正上升中。海地政府一反先前拒絕的態度,宣佈將接受「COVID-19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的13萬劑AZ疫苗,這些疫苗6月有望抵達。

不過相較於該國人口高達1,100萬人,這無疑是杯水車薪。海地衛生官員表示,只需單劑施打的嬌生疫苗最符合海地需求,在該想要說服人接受兩劑AZ疫苗恐怕有難度。

目前拜登已任命白宮防疫協調官齊安茲(Jeff Zients)總籌所有事務,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國務院全球疫情因應與衛生安全協調官史密斯(Gayle Smith)將協助其任務。此外,美國國際開發總署、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都將投入這波疫苗外交。

美官員坦承,承諾只是一個開始,後續還有更多挑戰。這不僅是因爲拜登承諾的8,000萬劑,足足是其他國家的5倍;對全球需求來說,這也不足以解渴。COVAX設定的目標爲2021年提供中低收入國家18億劑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