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旬恆春民謠傳藝師陳英 獲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

陳英阿嬤挑起傳承恆春民謠的使命,榮獲教育藝術教育貢獻獎殊榮。(圖/記者陳昆福翻攝)

記者陳昆福/屏東報導

86歲陳英阿嬤挑起傳承恆春民謠的使命,經數十年的創作教唱,是目前恆春地區少數能完整詮釋六種曲調國寶級大師,也讓她榮獲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殊榮。

「恆春民謠實在好,希望大家來給學,這是咱臺灣一項寶,恆春纔有別位無」;陳英不但能唱出上百首恆春民謠,也寫詞創作,一把月琴、一曲隨興自然的創作,從生活記憶裡流瀉而出的歌聲,最能傳遞半島人文土地氣味

她出生恆春德和,由於爸爸陳達好友,他三不五時就到她們家彈琴、唱民謠,耳濡目染,也讓她對《思想起》等民謠曲調十分熟悉,因此埋下了她與民謠的因緣

她年輕時在瓊麻工廠工作,就經常與工作夥伴對唱,想家時候唱,悲傷的時候也唱,隨口對唱的功力就是那個時候練出來的絕活。一直到60幾歲,她跟着許天卻先生學彈月琴,後來又受到張新傳張文傑等人的指導,她纔開始能以彈唱遊走在民謠之間,對她來說,從小唱到大的民謠裡,有父親母親身影、還有自己的人生

老一輩的傳唱人來說,唱歌就是一種生活的隨興,寫歌跟唱歌就是陳英抒發情懷的一種方式。「思想起」、「四季春」經她彈唱起來,就是有一股不一樣的味道,有陳達那一代的古早味,也有女性特有的溫柔腔調,還有陳英一路走來的人生歷練

除了教唱,從歷年來的恆春民謠節到近兩年的半島歌謠祭,甚或是出國表演等各項活動,經常可見陳英阿嬤自在彈唱的身影,從她嘹亮且充滿韻味的歌聲,讓人感受生命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