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外匯存底5435.78億美元 再創歷史新高

央行外匯局局長蔡烱民表示,8月外匯存底變動,主要因國際美元小漲0.5%,主要貨幣對美元大多貶值,以歐元等其他外幣持有的外匯,折計成美元后減少,但由於來自外匯存底投資運用的收益,最後反應在外匯存底增加。

統計8月國際美元指數小漲0.5%,主要非美貨幣對美元匯率貶多升少,其中歐元小貶0.5%,英鎊跌幅1.19%相對較大,加拿大及澳幣也各下挫1.20%、1.03%,日圓略走低0.32%、人民幣微貶0.08%。反應在以歐元等外幣持有的外匯資產,折計爲美元后減少。

相較於歐元等主要貨幣8月多貶值,新臺幣則是升值0.7%,表現相對強勢,主要是外資小幅買超新臺幣79億元,且偏匯入資金。蔡烱民指出,當月匯市供需大致還是平衡的,但由於月底的全央行總裁年會後,美國聯準會(Fed)鮑爾釋出的訊息,市場解讀爲偏鴿派,「外資進來多一點,及臺積電利多消息,續買超臺股」。也反應在外資持有國內股票及債券按市價計算,連同其新臺幣存款餘額也上揚。

臺灣外匯存底餘額在主要國家排名仍是第五名,第一名是大陸至7月底爲3兆2359億美元,第二名日本至7月底爲1兆3019億美元,第三名瑞士至7月底爲1兆182億美元,第四是印度至8月27日的5716億美元。另臺灣出口主要競爭對手南韓8月底爲4393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