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佛性遊客的自嘲:遇到這些你也只能"阿彌陀佛”

聽說最近第一批90後被寫死了。

一代人都有故事,每一代人都在被消費,沒有人可以倖免,如今的“90後”被時刻放置在了社會顯微鏡下,這一次還加了個奇葩修飾詞“第一批”,好吧,於是小編遭遇了以下多重暴擊。

全民朋友圈在2017年底淪陷爲90後的調侃重災區

出家了,禿頂了,眼瞎了,腎廢了,腰彎了,菊花也殘了……

脊背發涼的新一批90後,一條腿似乎已被埋入廢土

7080後乃至蛋蛋後紛紛表示誠摯的慰問

然而…………

90後卻已經找到新的人生方向:目空一切,修仙成佛

所謂,“佛系”,大概意思是:有也行,沒有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

佛系健身:酒肉穿腸過,佛祖在心中。

佛繫好友:在朋友圈隨緣點贊,都是愛的鼓勵。

佛系養娃:出息的孩子不會多,童年何必那麼苦。

佛系化妝:我的工作配不上我的化妝品

佛系員工: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佛系學生:考過了是緣,掛了是命。

……………………

看起來真的好像無慾無求麼?然而不過是我們面對現實的無奈自嘲,

任性妄爲、獨立自由的年齡,卻揹負起了這個時代的位子車子、房子、孩子、票子的“五位一體”人生建設。

好吧,只能道一聲“阿彌陀佛”,既然成不了大鬧天空悟空,那我們還是做一個內心戲十足的唐僧吧。

然而仔細想想,這些詞彙所描述的現實,或許並不是第一批90後的專屬,而是全民的焦慮啊,至少在旅行途中,遇到這些倒黴,我們大部分人也只是阿彌陀佛……

請假出遊

老闆,快到年底了,我想請剩餘年假,出去旅遊”

小王啊,公司現在人手挺足,你出去多玩會

阿彌陀佛……

攜程訂票

特價機票1000元真划算,訂單一付,居然付了1250元

咦,錢去哪兒了?只有自嘲腦子笨,算了,250算智商費吧

阿彌陀佛……

酒店住宿

服務員,屋裡沒有wifi,上不了網……”

“服務員,衛生間沒有熱水,洗不了澡……”

“服務員,牀單上有不明液體……”

“服務員,……”

算了,哪都一樣住,將就一晚吧,服務員也不容易,下次不住就是了。

阿彌陀佛……

景區門前通票300,包含特色紀念品1份、紀念照1張,環保費,建設費……

都帶女友過來了,時間寶貴,來一趟也不容易,才300嘛,坑就坑點吧,總比空手而歸好。

不好意思,這個拍照是需要收費的,不貴,10元一次……

哦~,原來那個小牌子上有寫,裝“猴孫子”一天不容易,就當辛苦費吧。

這個串看着好好吃,才10元,來一串吧,真好吃。

“您好,本次消費100元,10元1個,一串有10個……”

啊……,好吧,算了,被坑就坑一次,算是積累經驗吧,出來一趟,犯不着上火,100就100吧。

阿彌陀佛……

平安歸來,燒根高香,感謝佛祖保佑

這些遭遇,我們並不陌生,每一個案例都在告訴我們當今出行的現實。嚮往外面的世界和遠方詩意,可奈何對抗不了來自現實的大坑,出遊的小夥伴大多也是一種“算了”的心態

年輕人和年齡總是會成爲社會的輿論敏感中心,大衆在調侃第一批90後偷換佛祖無慾無求的概念時,可曾想過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想要息事寧人,得過且過,喪文化是存在於全民社會中,第一批90後焦慮到禿頂時,敢於自嘲說出家,而那些已成地中海長輩卻缺少這份勇氣。面對“詩與遠方”的召喚,我們可以自嘲,可以佛性出遊,不爭不搶,不急不躁,,但面對這些擋路蛀蟲,卻需要全民出手,該消滅時就毫不手軟。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這不是90後的夢想,而是屬於所有人

願天下無妖,一路常念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