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大地震23週年 紙教堂點亮希望之燈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中)等人,在希望之燈前祈福。(廖嘉展提供/廖志晃南投傳真)

921大地震23週年,埔里鎮紙教堂將點亮「希望之燈」。(廖嘉展提供/廖志晃南投傳真)

埔里鎮紙教堂,舉辦《走過23》創生展。(廖嘉展提供/廖志晃南投傳真)

921大地震23週年,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在文化部、水保局南投分局支持下,將在經歷災難、撫慰人心的埔里鎮紙教堂,點亮「希望之燈」;同時舉辦《走過23》創生展,透過影音及物件,呈現15個走過災難的創生故事。

3年前,日本阪神淡路大地震NPO法人代表藤本真一,將「希望之燈」送到紙教堂,祈願受災者安息,並賦予活着的人們有光明的希望,希望之燈不只在神戶,同時照亮着日本311地震等災區,臺灣是第10盞;藤本真一表示,災害把臺灣與神戶、日本連結在一起,期盼雙方情誼的象徵─希望之燈,永不止息的照亮我們。

臺版「希望之燈」由竹編藝術家蘇素任創作,她以竹的雅緻與堅韌,編織蝴蝶生命樹的意象,如同蝴蝶歷經層層淬鍊,最終羽化成蝶,期勉人們不畏艱辛,只要心中有盼望,有勇氣,不管遇到什麼狀況都能面對。

紙教堂「希望之燈」點燈,將於17日下午3點半,由88風災後、陳俊志醫師擔任指揮的高雄市六龜區寶來國中、尼布恩合唱團及臺灣安克隆樂團登臺演出。

當晚,品嚐桃米餐廳媽媽烹飪的大鍋飯,回味地震初期,大家同舟共濟的場景。晚上6點,詩人路寒袖吟詠《希望》詩,23位代表參與點燈儀式,並由Butterfly絃樂六重奏,與蛹之聲團員、埔里合唱團透過樂音傳達對世界未來的祝福。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表示,點亮希望之燈後,期待紙教堂成爲心靈充電站,在不安的世界中,讓人們找到安身立命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