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公級」舵手體力吃不消 臺南國際龍舟錦標賽培訓生力軍

舵手是龍舟賽靈魂人物,臺南龍舟賽舵手平均年齡7、80歲,今年培訓新手,並規定公開組隊伍參賽需自備取得臺南市政府頒發舵手證的舵手纔可下水比賽。(臺南市政府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看過龍舟賽的人都知道,舵手是龍舟賽靈魂人物,扮演控制行進方向最重要角色,足以左右比賽成敗與整艘船安全。臺南國際龍舟錦標賽歷來都仰賴有經驗的漁民擔擔綱舵手,但他們平均年齡7、80歲,加上疫情停辦2年龍舟賽,舵手高齡、疏於練習,體力已感吃不消,爲培訓舵手生力軍,今年要求大型龍舟公開組隊伍須推人選參與舵手研習,完成世代交替。

因疫情停辦2年的臺南國際龍舟錦標賽,今年盛大回歸,將於6月18日登場,上一次舉辦龍舟競賽已是2020年,龍舟賽也面臨舵手不足的窘境。

臺南市體育局指出,臺南國際龍舟錦標賽一向都在運河舉辦,由於運河兩岸均爲水泥護岸,對講究傳統的臺南木製龍舟而言,稍有不慎就會有碰撞損毀之虞,因此,臺南龍舟賽舵手向來由安平區公所協助找當地有經驗漁民擔任,因舵手必須在划龍舟的過程中,站在船尾保持船的穩定度與平衡,需有一定經驗才能勝任。

不過,目前的龍舟賽舵手平均年齡爲7、80歲,高齡化不說,體力也沒辦法負荷緊湊賽事,尤其停辦2年重啓龍舟賽,好幾位舵手都「退出江湖」,往年都是12名舵手,今年卻面臨湊不齊。

爲此,體育局參考臺北、新北、高雄等直轄市作法,調整競賽實施計劃,先從大型龍舟公開組隊伍試辦,規定公開組隊伍參賽需自備取得臺南市政府頒發舵手證的舵手,該隊纔可下水比賽,且爲使大型龍舟公開組隊伍參賽順利,體育局同步開辦舵手研習班作爲配套,邀請體育總會臺南市輕艇委員會協助培訓,通過認證即頒發舵手證。

往年公舵人數爲12人,今年參訓約50人,體育局長陳良幹表示,爲配合各隊舵手不同培訓時間需求,舵手研習班共開辦2個梯次,分別是第一梯次5月27日至28日、第二梯次6月3日至4日,培訓地點在海佃國中及北側嘉南大圳河道,期許世代順利交替,展開臺南國際龍舟錦標賽新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