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林鐵車站缺水 平甲車神救援

林鐵及文資處今年4月乾旱時時修復水山線平甲車,8月12日時順利載水到對高嶽車站解決缺水問題。(林鐵及文資處提供/張亦惠嘉縣傳真)

盧碧颱風帶來的西南氣流豪雨重創嘉義縣山區,不少道路因落石崩塌中斷,連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的祝山引水管線也多處破裂,使林鐵對高嶽車站廁所苦於無水可用,幸林鐵及文資處今年4月間整修放在水山線的平甲車,剛好派上用場,化身水車載水上山,維持車站正常營運。

林鐵及文資處副處長周恆凱說,4月乾旱期間因應清潔用水需求,着手整修停放在水山線久未載運用水的平甲車,過去平甲車是載機具、材料等,檢修相對單純,由林鐵及文資處員工自行完成2級整修,包含靭管更新、轉向架及靭缸保養,以備不時之需。

水山線平甲車8月12日展開載水工作,運送4噸水至對高嶽車站,順利解決缺水問題。周恆凱說,到祝山引水管線修好前會持續負責載送水的服務,不影響旅客使用廁所。

阿里山林鐵開發初期交通不便,嘉義到阿里山只有林鐵一條路徑,林鐵及文資處表示,當時除載運木材外,也陸續協助運送沿線居民的農產及民生用品,甚至是「愛情限時批」,與居民生活關係密切。

曾任林鐵司機的翁幸昭說,1960年代火車上裝有信箱,一般信件由北門車站用麻布袋寄送,重要信件會裝在信箱中先到奮起湖後,郵務士再將信拿到轉乘至阿里山的火車頭。

1990幾年時阿里山賓館也曾缺水,當時也是由林鐵火車在二萬坪活動中心附近水槽裝水,再拖到阿里山舊火車站接水管到飯店。

周恆凱說,林鐵近年來已成功轉型爲文化觀光鐵道,但也增添救難救援新任務,更貼近大家的生活,也更被民衆認識,如2020年時共有5次配合警消單位調派臺車至眠月線緊急接駁受傷登山客下山;阿里山青年活動中心因日前豪雨路斷,也調派2輛臺車前往二萬坪車站載送受困旅客至阿里山車站轉乘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