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雲價格戰火燒向海外,降幅超國內最高達65%

繼一個月前中國區全線降價後,阿里雲又把“價格戰”打到了海外。

4月8日,阿里雲宣佈海外市場全線降價,覆蓋全球13個地域節點部署的核心雲產品、500多個產品規格,平均降幅23%,最高降幅達65%。降價後,阿里雲海外市場雲產品價格全面低於其他國際主流雲廠商。

此次價格調整主要面向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菲律賓、日本、韓國、泰國、美國(東岸和西岸)、德國、英國、阿聯酋和中國香港,涉及計算、存儲、網絡、數據庫、大數據五大類主營產品。

據界面新聞了解,其中雲服務器ECS最高降30%,塊存儲EBS最高降幅59%,大數據產品最高降幅達50%,對象存儲OSS新增500GB新老同享折扣,套餐價格從63美元降至16.99美元,雲數據傳輸CDT公網流量免費額度從20GB/月提升至200GB/月,雲數據庫RDS最高降幅達50%。

降價之外,阿里雲面向海外市場推出一系列新產品及生態激勵政策,加速拓展步伐。新產品主要面向AI訓練推理及應用開發,例如PAI靈駿智算服務、大模型託管服務。該政策提高了合作伙伴佣金率,並加大投入建設本地化服務體系。

阿里雲智能國際事業部總裁袁千表示,全球正處於由傳統計算向AI計算轉型的關鍵時刻,絕大多數AI計算將在公共雲平臺上進行。

目前阿里雲在海外市場新產品主要集中在AI領域。其中,PAI靈駿智算服務據稱能通過分佈式的調度和編譯,在超大規模訓練上實現高達96%的線性加速比,現已在新加坡上線。在通義千問等大模型的訓練和應用中,該項服務提升了大模型訓練效率及推理效率。

該公司還發布了大模型託管服務,產品涵蓋數據標註、模型訓練、版本控制、性能監控等各個開發環節。此外還有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能耗寶OpenAPI服務,包括碳微服務和能源微服務。

隨降價同步推出的還有服務增值活動:在滿足最低購買量前提下,訂閱一年雲服務即可贈送3個月的TAM服務,訂閱三年雲服務可獲得一年的TAM服務。TAM指專屬技術服務經理,服務內容包括技術保障,核心業務模塊的異常應急,架構穩定性領域的標準方案支撐等。

此次降價也是阿里雲繼2月29日在國內市場全線降價之後又一次大幅降價。在國內市場,阿里雲此前宣佈100多款產品、500多個產品規格的官網價格平均降低20%,最高降幅55%,核心產品價格幾近全網最低價。

談及降價的原因,阿里雲智能集團資深副總裁、公共雲事業部總裁劉偉光此前表示,降價並非短期市場競爭行爲,而是一個長期戰略選擇,是由公共雲的商業模式決定的。

他稱雲計算是一個具備網絡效應和規模效應的商業模式,阿里雲主要提供一個可複用的全球雲計算網絡和資源池。用的客戶越多,供應鏈採購成本、均攤研發成本和資源閒置成本就能不斷降低,產品價格也會越便宜。

但降價勢必加劇雲計算廠商對企業客戶的爭奪。

Synergy研究院於2月發佈的最新全球雲計算市場份額排名顯示,亞馬遜依舊以31%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一,第二、三位分別是佔24%份額的微軟Azure以及佔11%的谷歌雲,而阿里雲這一數字爲4%,排名第四,騰訊雲和IBM、甲骨文並列2%。

阿里雲和騰訊雲均已對海外市場有所拓展,也獲得了一定的份額,但這兩家公司的海外客戶以國內做海外站、跨境電商的創業者居多,和亞馬遜、微軟等國際巨頭相比存在較大差距。

雲業務是阿里除電商業務外的第二大業務板塊,佔整個集團的營收比例呈不斷提升態勢。阿里巴巴CEO吳泳銘曾在此前的財報電話會上表示,“集團最高優先級是讓電商和雲計算兩大核心業務重燃增長動力。”

從2019財年到2022財年,阿里雲的營收增速在不斷下滑,這與國內整個公有云市場增速放緩的趨勢相一致。而降價和加大對大模型的投入,成爲該業務爭搶存量市場和尋找增量市場的重要舉措。

據界面新聞了解,阿里雲在全球30個地域開放89個可用區,服務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萬客戶。此次降價,無疑將幫助阿里雲吸引更多對價格敏感的客戶,進而從亞馬遜、微軟和谷歌手中分得更多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