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回收赴美IPO背後:“關鍵先生”京東資本與 業務雙向加持

北京時間5月29日,愛回收國際有限公司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了IPO招股書,擬於紐交所上市,股票代碼爲“RERE”。

去年,愛回收集團將其品牌名稱升級爲“ATRenew(萬物新生)”。當時,愛回收集團創始人兼CEO陳雪峰表示,隨着集團業務不斷延伸,“愛回收”品牌已經不能完全代表公司業務和精神內核

事實也確實如此,自2011年成立以來,愛回收經過近10年的發展,已經從一個單一產品初創公司發展成爲端到端的平臺型公司,旗下業務包括愛回收、拍機堂、拍拍及AHS Device等,分別代表着C2B、B2B、B2C及海外業務。

儘管業務邊界在不斷拓展,但升級後的萬物新生集團依然聚焦於二手3C交易業務,只不過,其服務已經覆蓋了從回收、檢測、評級、定價到再銷售的全流程,並打通了“C2B+B2B+B2C”的價值閉環,同時服務商家消費者。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CIC(灼識諮詢)的報告,按交易設備數量計算,萬物新生集團2020年在二手3C交易和服務領域的市場份額約爲8.7%,高於中國接下來五家公司合計擁有的約4.4%的市場份額。

隨着IPO招股書的披露,這家中國最大的二手消費電子交易平臺也揭下神秘面紗,讓外界得以看清二手3C交易,究竟是門怎樣的生意。

二手交易”蘊藏商機

據招股書顯示,在萬物新生集團的整個業務體系中,“愛回收”平臺是其獲取二手設備核心渠道,收回來的設備在運營中心處理後,主要通過拍機堂和拍拍等渠道進行轉售。

截至2021年3月31日,萬物新生集團在全國經營着755家線下門店,其中包括753家愛回收門店,2家拍拍門店。

同時,萬物新生集團在上海、深圳、常州、武漢、成都、天津和香港設有七個集中運營中心,總建築面積約39967平方米,其中常州運營中心已實現全自動化,2021年3月的準確率超過99%;此外,萬物新生集團還運營了23個市級運營站,作爲集中運營中心的補充。

對於回收來的二手設備,萬物新生集團制定了38項檢驗標準,具體可以概括爲三個關鍵步驟:首先是外觀檢驗,例如劃痕檢驗;其次是硬件檢測,如藍牙檢測、觸摸屏檢測等;第三是內部檢查,如水損檢查。

在完成檢查或認證後,平臺的系統會自動生成一份全面且標準化的報告。每份報告都包含有關設備外觀、硬件和內部的大量信息。

2020年及2021年一季度,萬物新生集團共交易了約2360萬和640萬件消費品,同比增長48.4%、68.4%。同期,萬物新生集團實現的GMV分別是196億元、62億元,同比增長60.7%、106.7%。

在整個回收、處理、轉售的過程中,萬物新生集團的商業化模式也十分清晰,一是賺取回收和轉售的差價,另外就是對平臺上的商家收取佣金

2019年、2020年及2021年第一季度,萬物新生集團的營收分別爲39.31億元、48.58億元和15.14億元。其中,來自產品的收入是萬物新生集團最核心的收入,不過佔比已經從2018年的99.6%降至2020年的87.4%。

在盈利方面,萬物新生仍處於虧損狀態。2019年、2020年及2021年第一季度,萬物新生集團的調整後淨虧損分別爲5.38億元、2.02億元和3640萬元。

今年一季度,萬物新生集團交易的所有消費品中,手機產品佔比高達69.7%,其餘爲其他電子產品,如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和數碼相機奢侈品家居用品等。

而CIC的報告顯示,僅統計過去5年,國內累積下來具有較高價值的二手電子產品數量就高達26億臺。預計到2025年,中國二手電子產品(包括手機、平板、筆記本等)交易數量有望達到5.46億臺,GMV更將達到9673億元。

一位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因爲二手消費電子產品高度非標的特性,導致整個行業都難以規模化和標準化,市場也一直呈現極度分散的狀態。萬物新生集團從中摸索出的這套相對標準化的商業模式,恰好可以滿足整個市場發展的需求,但是,其未來能否繼續抓住市場增量,也是萬物新生集團登陸資本市場後,要向投資人回答的問題。

京東是“關鍵先生

通過招股書可以看出,萬物新生集團近幾年的快速發展背後,京東集團發揮了重要作用。

萬物新生集團與京東的合作最早可以追溯到2015年,當時,萬物新生集團幫助京東爲用戶提供回收和以舊換新的服務;2017年,雙方進一步簽訂了爲期三年的獨家業務合作協議

2019年6月,萬物新生集團從京東手中收購了拍拍,補充了自身B2C的能力。除了拍拍的有形和無形資產,萬物新生集團還從京東收到2100萬美元的淨現金,而作爲對價,萬物新生集團向京東發行了約2750萬股E系列優先股

另外,在收購拍拍同時,萬物新生集團也與京東簽訂了一份爲期五年的業務合作協議,合作內容涵蓋用戶流量、營銷、研發、佣金分成、供應鏈物流客戶服務和售後服務等方方面面

而從業務層面,最直接的體現就是,京東平臺上的以舊換新服務,都將由萬物新生集團來提供服務。2019年8月,京東集團進一步授權愛回收門店可以使用京東手機品牌;2020年,京東又向萬物新生集團轉讓了幾個品牌名稱,其中就包括其正在使用的“萬物新生”品牌。

2020年和2021年第一季度,萬物新生集團通過與京東集團合作實現的GMV,佔總GMV的比重分別爲10%和9.2%。與此同時,萬物新生集團向京東支付的流量獲取及庫存採購相關服務的費用分別爲1.66億元和5540萬元。

股權方面,京東持有萬物新生集團34.7%股權,爲公司最大股東。另外,公司創始人陳雪峰持股10.9%,晨興資本持股14%,天圖資本持股8.5%。

據招股書披露,京東從C系列開始,便不斷對萬物新生集團進行加碼,分別參與了其C-2、C-3、D-1、E和F系列融資。

而在萬物新生集團的董事會中,亦能看到諸多與京東有關的身影。比如公司董事兼總裁王永良,自2008年7月起一直擔任京東拍拍業務高級總監,直至2019年6月加入萬物新生集團。

此外,萬物新生集團董事會中的另外兩位董事——徐雷唐偉,目前分別是京東零售首席執行官和京東物流客戶服務中心負責人。

可以看出,萬物新生集團無論是從業務還是資本層面,均與京東集團捆綁得十分緊密,但是,其中也蘊藏着一些風險。

萬物新生集團在招股書中亦透露,雖然京東做出了對其有利的若干承諾,但是這些承諾取決於其能否繼續滿足某些條件,如果無法滿足這些條件,那雙方的合作範圍可能會顯著縮小,並對其業務、經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