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爆發難挽救臺積電衰退?陳鳳馨揭關鍵原因:很現實

臺積電法說會上二度下修今年財測目標。(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繼輝達執行長黃仁勳5月底旋風來臺後,超微執行長蘇姿豐上週也抵臺訪問,掀起一股AI(人工智慧)旋風,但資深媒體人陳鳳馨表示,從臺積電日前的法說會來看,背後透露一個很重要的現實,即AI產業的未來性無法挽救臺積電此時此刻的衰退。

陳鳳馨在《風向龍鳳配》節目中指出,AI是未來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重大趨勢,她強調,雖然AI在未來的複合成長率一定很快,但不管對硬體投資有多大,換算臺灣每間公司佔的比重一定也不高,以臺積電爲例,其在AI晶片所佔的比重可能連1成都不到。

陳鳳馨提到,目前輝達、超微的執行長都已經到訪過臺灣,因爲臺灣有全球最完整的硬體設備,所以這些龍頭公司才接連來臺灣固樁,以取得供應幫助發展。

陳鳳馨也提醒,人工智慧的發展過程與網路類似,一開始相關公司股價的反應會有爆發的想像力,但爆發至最高點時,可能就會因泡沫破滅而加速下跌,「短線要避免泡沫受傷,長線要避免被放棄甩掉。」

值得關注的是,臺積電在法說會上二度下修營收目標,並宣佈美國廠延後一年量產,衝擊近期股價表現弱勢,繼上週五大跌後,今(24)日早盤股價再下跌3元至55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