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農業根本

李武忠

流通業教父徐重仁一席臺灣市場仿有機食品充斥,可能成爲下一波「食安風暴」的警語,在國內吹皺一湖春水,也提供國人再次思考「安全」與「有機」的選擇性。有機農業雖然兼具生態永續和食用安全特色,國內不少學者與政治人物倡議有機農業爲臺灣未來農業走向,甚至喊出「有機島」的口號,也讓業者將有機視爲商機,卻忽略以臺灣農業現況以及環境生態,要實施有機耕作談何容易,遑論成爲主體,消費市場纔會出現真假難辯的有機產品,務實做法還是應該先確保最基本的農產安全,再循序漸進朝產銷履歷或有機農業邁進纔是正解。

如何生產符合安全標準農產品已經成爲各農業重要生產國施政的首要目標。儘管政府已加強農產品安全宣導管控,但是國內市售農產品農藥超標或違法殘留不合格率仍時有所聞,爲提高農產品安全建立消費者信心,臺灣農業主管機關積極輔導推動有機、產銷履歷等驗證工作,但是受限於土壤品質不佳、潔淨水質水源供應短缺、落塵污染隔離帶不足易遭鄰近農田噴藥污染、驗證過程繁瑣等因素,迄今取得有機驗證合格農戶僅2814戶,通過驗證面積僅5,656公頃;通過產銷履歷驗證的生產單位也只有1317家,無法普及使得國內農業生產仍以慣行農法爲主。因此要想確保消費者食用安全,政府應該把輔導重點放在一般採慣行農法的農民身上,從源頭開始管控,讓他們所生產的農產品均符合最基本的食用安全標準,纔有可能解決上市農產品經常被檢出含有化學藥物、重金屬抗生素等不當殘留的困擾。

事實上國外在落實安全農業產銷早有前例可供參考,以歐盟爲例,爲達到農產品安全管控,在源頭生產階段即實施「可追溯體系」,對農場動植物做好健康管理;在市場流通階段實施快速「預警系統」,當某成員國發現食品或飼料可能威脅人類健康風險時,立即通報歐盟委員會確定風險等級再通報給所有成員國,並由歐盟食品安全局協助成員國採取必要管控措施;在餐桌消費階段採行「食品標章制度」,分爲橫向和縱向兩種規範,前者規範各種食品安全通用的標籤內容,後者規範食品衛生和鑑定標示,獲得相當良好的成果,值得我國政府參採。

鑑於目前國內農藥、化肥等使用超量以及上市前衛生安全把關有缺失,爲達到安全農業目標,政府部門除了重新檢討當前肥料補貼制度外,應該更積極的實施農業安全管控機制,首先於各農會或合作社場普設簡易生化檢驗站並以送檢合格次數做爲政府各項補助優先申請對象,來鼓勵農民主動(免費)送檢;政府機構平常則採取加強抽驗方式將檢體送化學檢驗來做安全把關並加強輔導管控,將資訊公開透明由全民共同來監督。完備的制度加上有效的執行力,才能讓M IT真正成爲安全安心的保證。

●作者李武忠,新北市,博,經濟系教授。本文爲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