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稱發現阿爾茨海默病治療新方法

人民網悉尼4月3日電 據澳大利亞九號新聞臺報道,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的一項最新研究挑戰了阿爾茨海默病的傳統療法。相關研究人員稱,靶向清除澱粉樣斑塊並不是改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認知功能的必要條件,通過使用超聲波技術也能使患者產生長期認知變化。

世界衛生組織相關資料顯示,阿爾茨海默病會影響患者的記憶、思維和日常活動能力。傳統治療方法通常包括護理和藥物治療,主要目的是緩解患者症狀並延緩疾病進程,以保持患者生活質量。

最新研究成果於4月3日在《分子精神病學》雜誌上發表。研究的主要參與者、來自昆士蘭大學的博士格哈德·萊寧加表示,他們的發現是有效治療老年癡呆症(阿爾茨海默病俗稱)的“重要一步”。根據最新的政府統計數據,澳大利亞共有超過41萬人患有癡呆症,其中65歲及以上人羣的患病率更高。

據哈德·萊寧加介紹,團隊在研究中發現超聲波治療能給大腦帶來持久的認知改善,並提高記憶力。“超聲波本身可以直接影響神經元,增強大腦的可塑性,改善大腦網絡。我們認爲超聲波提高了大腦對澱粉樣斑塊的塑造或恢復能力,儘管它不能直接清除這些斑塊”,他說道。

昆士蘭大腦研究所教授尤爾根·戈茨指出,超聲波治療的效果取決於所用頻率的高低。他提到,經過測試兩種不同頻率的超聲波後發現,與當前在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臨牀試驗中探索使用的頻率相比,較高頻率的超聲波治療效果更好。(實習生 趙紫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