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若贏 兩岸軍備競賽稍歇

學者指出,若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勢必將檢視美軍售臺灣頻率質量,兩岸軍備競賽可望稍歇。圖爲AIT處長酈英傑去年前往左營海軍基地參訪。(摘自美國在臺協會臉書

美國大選開票接近尾聲民主黨拜登有望入主白宮。成大政治教授周志傑指出,若拜登當選,兩岸軍備競賽稍歇,共軍機艦繞臺頻率也會減少;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資源產業研究所所長紫雲說,軍售會是臺美關係未來指標

周志傑指出,若拜登當選,勢必將檢視美軍售臺灣的頻率及質量,兩岸軍備競賽稍歇;若美中敵對稍緩,共軍機艦繞臺頻率也會減少,但是海峽中線被打破已經一去不復返。

周志傑認爲,美中關係結構上的矛盾不變,但美國角色穩定化後,兩岸起伏將取決於各自作爲。小英政府一邊倒親美、仇中反統路線,可能要有所調整,不過對岸高喊武統」的聲浪亦可趨緩。

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理事長李大中表示,在美中對抗局面下,臺灣角色被襯托,從2017年開始美國國會友好臺灣的聲浪比過去更爲強大,具體呈現就是友臺法案接連推出;另一個友臺面向就是軍售正常化川普政府批准了多項軍售,總額等同於甚至超過歐巴馬政府兩任8年對臺軍售。

蘇紫雲指出,拜登在軍售上會針對有道德爭議國家採取限縮,比如訴求暫停對沙烏地阿拉伯軍售,不過臺灣因有正當性應可排除被限縮,軍售會是臺美關係未來指標。最近對臺軍售包含長射程武器,國會兩黨也沒反對,即便拜登政府也不會有大轉變。

蘇紫雲表示,回顧最近幾次的軍售,包含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HIMARS)、AGM-84H增程型距外陸飛彈(SLAM-ER)、魚叉飛彈岸置防禦系統(HCDS),我們跟美國有戰略默契,裝備上則有戰術共通,加上前幾天才公佈的MQ-9無人機具有衛星通聯能力,更是重要的指標,這代表美國從技術上反映了政治上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