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外交顧問:美「親臺」非「反中」 臺獲尊嚴時候已到

巴馬時期美國亞太助卿、拜登競選團隊外交顧問坎貝爾表示,40年來臺灣的巨大成就值得被承認與尊重,事實上美國也應該爲自己在協助呵護與支持這個過程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驕傲,臺灣「得到一定程度的尊嚴與尊重的日子已經到來」。(圖/Aspen Strategy Group)

美國當選總統拜登的外交顧問坎貝爾說,美國與臺灣交往的原因是因爲美國「親臺灣」而非「反中國」,而每一屆美國政府「重新確認並支持」《臺灣關係法》非常重要,最終美國對臺海和平穩定的責任是確保美國的可信度與承諾,因此美國鼓勵中國與臺灣展開建設性對話,因爲這符合所有人戰略利益

美國之音》指出,美國拜登新政府即將上臺,一些關注美臺關係的人擔憂拜登可能在對臺政策有所倒退,拜登競選團隊外交顧問坎貝爾(Kurt Campbell),在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一場視訊討論中表示,拜登上臺後最重要的工作是專注於國內疫情控制及經濟復原,這兩件事都必須和美國的盟友擴大接觸,拜登政府的艱鉅任務就是在歐洲亞洲朋友之間建立對話橋樑,他認爲臺灣在其中有角色可以扮演。

坎貝爾說,拜登將面臨的挑戰之一,就是川普政府推翻了幾乎所有歐巴馬總統想要在亞洲實現的目標,但實際上有一些政策還是具有連貫性,或許經過調整後可以延續,例如關於加強美臺之間的非官方交流接觸就是一個值得讚許的做法。

他明確表示,任何一屆政府重新確認並支持《臺灣關係法》的每一個要素非常重要。它是美國曆史上在外交舞臺及國際關係上最重要的一個領導性立法行動,《臺灣關係法》再加上「六項保證」,提供了一個往前邁進的根本基礎

坎貝爾強調,這些還不夠,美國必須在包括教育人文等所有領域,擴大與臺灣的交往和接觸。臺灣在許多領域的經驗證明它有驚人能量,包括大流行的防疫以及從深度分歧中復原,都足以讓美國更謙卑並從臺灣的經驗中學習,這也是爲什麼美國必須協助推進臺灣的國際地位,因爲在亞太地區大國競爭中臺灣的地位經常被忽略。

坎貝爾說,40年來臺灣的巨大成就值得被承認與尊重,事實上美國也應該爲自己在協助呵護與支持這個過程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驕傲,臺灣「得到一定程度的尊嚴與尊重的日子已經到來」,他預期也期盼在未來一段時間,人們可見到美國不分黨派對此議題的表述。

關於兩岸關係,坎貝爾說,美國必須對臺海和平對話持開放和鼓勵的態度,過去中國總是鼓勵美國與北韓接觸,並稱如此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他現在要反過來對中國說一樣的話,告訴中國「與臺灣進行某種程度的建設性對話、檯面下的悄悄對話,符合所有人的戰略利益。」

坎貝爾說,最終,美國的責任是對臺和和平穩定保持信用與承諾,但重要的是美國也要向北京表明,「我們與臺灣交往的原因是因爲我們親臺灣,我們並不反中國。想要與中國在某些領域維持一個建設性關係,同時也尋求與臺灣朋友擁有一個建設性關係,這兩者是完全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