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紙黑字公告 顯兩岸嚴峻

去年金馬獎,導演傅榆得獎感言引發風波。圖爲2018年11月17日,最佳紀錄片《我們的青春,在臺灣》獲金馬獎。(本報系資料照片

大陸抵制金馬獎,讓兩岸惡化的例證再添一筆,遠因是去年金馬獎導演傅榆的臺獨言論,近由則是兩岸關係不佳、選舉將近,加上香港局勢複雜,避免發生臺下大陸藝人臺上喊反送中背書的尷尬場景。值得一提的是,大陸的電影盛會金雞百花獎」,今年恰巧與金馬撞期,當時就引起熱議按理大陸可以此「小動作」間接抵制,但卻選擇白紙黑字公告,更反映兩岸嚴峻。

此外,大陸的金雞獎,過去是採各地巡迴方式舉行,但今年決定將長期定址廈門,廈門作爲對臺最前沿,也有與臺灣互別苗頭意味

去年得獎的導演傅榆,在臺上說了「我希望有天,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作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當時作爲金馬獎評審團主席鞏俐,扳着一張臉,全程婉拒上臺發言,金馬獎執委會主席李安導演在傅榆致詞結束後,露出了尷尬無奈的苦笑。

而後得獎的大陸演員徐崢塗們,在致詞時,則有意無意出現「中國臺灣」、「兩岸一家親」、「爲中國電影加油」等詞,作爲反擊。頒獎典禮結束後,大陸藝人集體缺席慶功宴,緊接着在微博上,涌現藝人們分享「中國一點都不能少」的政治表態潮。一場電影盛會變調染上了政治,還挑起了兩岸對抗,就此埋下了導火線

此外,近期香港局勢複雜,臺灣又將臨總統大選,可以想見必定會有文化人士在金馬獎舞臺上,表達支持反送中,在臺灣看來是言論自由,但要大陸演員坐在臺下聆聽,形同背書,不免強人所難,大陸此舉,也可視爲防患未然。

相對臺灣的金馬獎,大陸則有「金雞獎」,創辦於1981年,2005年開始開放臺港澳電影報名,也是兩岸電影圈的盛會,但今年卻「巧合」的與金馬獎撞期,都是11月23日,若這是大陸要抵制金馬獎的小動作,大可讓藝人自己選邊即可,但選擇以白紙黑字明令的方式,勒令大陸電影和演員不得參加金馬獎,就顯見兩岸關係惡劣到什麼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