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消費者權益 韓國加大打擊跨境電商違法行爲

韓國加大打擊跨境電商違法行爲。(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韓聯社13日報導,韓國反壟斷執法機構公正交易委員會13日發佈《跨境電商平臺消費者保護對策》,決定聯合各部門應對銷售假貨等損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爲,同時解決國內平臺遭受「反向歧視」的問題。

韓國政府將加強監管,確保跨境和國內平臺在法律適用方面一視同仁。在持續對限制競爭行爲、面向國內入駐企業濫用市場地位等《公平交易法》違反行爲進行監督的同時,還將推動修改《電子商務法》,要求一定規模以上的海外企業在國內指定代理人,從而切實履行消費者保護義務。

對於消費者權益受損可能性較大的領域,韓國各部門將攜手應對。食品醫藥品安全處可要求跨境電商平臺遮罩問題食品和醫藥品廣告,並實施專項檢查加強管理。韓國特許廳(相當於智慧財產權局)和關稅廳(海關)將提升通關階段查處假貨的力度,並要求跨境平臺在採取後續措施後彙報結果。此外,韓國個人資訊保護委員會將檢查海淘業者對《個人資訊保護法》的遵守情況,韓國廣電通信委員會將確保消費者個人資訊不經跨境平臺外泄。

韓國公正交易委員會方面表示,跨境電商平臺雖屬於國內法適用對象,但實際情況決定其難以受到監督。委員會將切實加強對違法行爲的檢查和處罰,保護消費者權益,構建公正的交易秩序。

韓國消費者院將同跨境電商平臺就消費者投訴和糾紛頻發的問題開通熱線,緊密協商解決,同時增加專門處理跨境平臺消費者投訴的辦事窗口。

另外,韓國公正交易委員會、消費者院還將與阿里巴巴全球速賣通、拼多多「Temu」等跨境平臺簽署協議,在管控有害商品方面加強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