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應!河南宣傳副部長父子被帶走:曾是“周口平墳”吹鼓手

據河南省紀委監委4月16日消息:河南省委宣傳部原副部長、河南廣播電視臺原臺長朱夏炎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河南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朱夏炎被查信息幾天前就在網上流傳了。據知名前媒體人視頻爆料,朱夏炎2天前被帶走,兒子隨後也被帶走。

公開信息顯示,朱夏炎1959年7月出生,1984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6年11月參加工作,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研究生,工商管理碩士。現任河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河南省人民政府參事。

朱夏炎長期在河南日報工作,官至河南日報報業集團(河南日報社)黨委書記、董事長(社長)。

2014年02月起,朱夏炎河南省廣播電影電視局黨組書記、局長,河南省新聞出版局局長、黨組書記,河南廣電傳媒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等職務。

公開信息顯示,朱夏炎社會兼職不少,如:

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名譽院長

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理事

中國報業協會常務理事

河南省中青年專家協會副主席

全國第九屆青聯委員

河南省青聯副主席

河南省人民政府參事……

朱夏炎獲得的榮譽成就也很多,如:

1983年,採寫的《鄭州長途汽車站究竟是誰家天下?》,榮獲當年全國好新聞獎二等獎;

1992年,採寫的《"亞細亞"商譽價值一千二百萬》,榮獲當年度中國新聞獎二等獎。

主持撰寫的大型政論《正確認識河南省情 奮力實現中原崛起》、策劃組織的大型系列報道《沿小平足跡 看中原崛起》、專題《河南八次黨代會精神解讀》、《第二屆中部博覽會特刊--盛世華章》等等。

在河南日報改擴版的成功實踐中,撰寫了《“平”中看“奇”,“小”中見“大”,“形”中找“神”》、《好的輿論環境與生產力》、《新形勢下黨報面臨的挑戰與改革》等一系列理論文章,觀點鮮明、分析深刻,受到業內同行的一致好評,並分獲2004年度、2005年度、2006年度中國新聞獎三等獎。

同時,他編輯的新聞《在京創業的河南人》和述評《一定要把好事辦實辦好》,分獲2006年度中國新聞獎二等獎、三等獎。

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河南省勞動模範稱號、“範長江新聞獎”榮譽獎,被省政府確定爲“河南省跨世紀學術學科帶頭人”、獲得河南省首批優秀新聞工作者稱號,“全國宣傳文化系統經營管理人才”。

2004年12月被批准爲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曾榮獲中國新聞獎四項,全國、省(部)級新聞獎特等獎、一等獎30多項。出版有《新聞美學與古典文學》、《經營媒體》兩部專著。

2005年被評選爲河南省優秀專家;2006年被中宣部確定爲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經營管理人才;2008年當選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第24屆中國新聞獎和第13屆長江韜奮獎頒獎報告會上,20名從事新聞採編工作30年以上的資深新聞工作者代表受到表彰。河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版權局)局長、黨組書記朱夏炎獲此殊榮,他也是河南省唯一獲此榮譽的新聞工作者。

業內人士稱,朱夏炎利用其河南媒體界“大佬”的身份,依仗領導的寵愛,一貫媚上欺下,耍大牌,飛揚跋扈,甚至到了無法無天的地步。

據公開資料,僅舉兩個小小的例子。

一是朱夏炎在廣電局長任上時,擅自修改上級巡視通報內容。

上級巡視省廣電局後,提出了系列整改意見,但朱夏炎作爲省廣電局一把手,在對廣電局幹部職工傳達上級巡視意見時,避重就輕,擅自修改一些關鍵內容,可謂膽大包天。

二是拒不服從防疫規定,推搡、辱罵小區保安。

朱夏炎從領導崗位上退居二線後,疫情期間,網上出現了他一段視頻。視頻中,他拒不服從小區防疫規定,推搡、辱罵小區保安,與保安發生激烈爭執,並大罵多位時任鄭州市主要領導幹部,引起熱議!

當時,一些媒體人評論說,朱夏炎退居二線後還如此囂張,可見其在位時的跋扈程度!

朱夏炎落馬,河南媒體界和河南籍人們一片歡呼。

朱夏炎作爲一線記者出身的媒體高管,在退休落馬幾年後,爲什麼還招人記恨?

原因只有一個,此人曾在媒體擔任一把手時,成爲當年平墳的“吹鼓手”,那些老家墳地無辜被平掉的河南人,怎不恨他?

至此,在2012年河南周口平墳運動中,從主政官員市委書記徐光、市長嶽文海,到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馬前卒,包括今天落馬的這位“吹鼓手”,已基本全部出事,幾乎無一例外。

2012年,先是南陽,後在周口,當地發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平墳運動”。

這場打着“平墳復耕”旗號的運動,迅速引發全球華人的關注。

據《民主與法制時報》報道,“2012年,周口市運動式平墳300萬座”。而平墳過程中激進、粗暴的做法,尤其令人心驚。

爲了達到平墳目標,當地所推行了一系列令人髮指的“土政策”:

基層公務員、事業單位員工不平墳,停止工作;

教師不平墳,停止發工資;

普通百姓不平墳,推土機、挖掘機伺候……

這哪裡是惠民殯葬改革,分明像一場失去理性的極端運動。

周口“平墳運動”一開始就遭遇了民衆不同程度的抵制,因爲在平墳過程中採取了簡單粗暴的方式,出現了強制平遷村民墳墓的情況。

這種簡單粗暴的“平墳運動”也引起了文化界、輿論界的強烈關注,衆多正義之士對“平墳運動”給予輿論抨擊。

然而,時任周口市委書記徐光、市長嶽文海,“決心”與輿論對抗到底。

面對民衆和輿論質疑,朱夏炎當年在報紙頭版,連續發表數篇聲色俱厲的聲討檄文,一方面批評質疑者的動機與目的,另一方面爲“平墳運動”辯護。

在河南平墳最緊張時,一位媒體人曾公開在某報發表一篇文章,其中寫道:

“中國人歷來講究入土爲安、死者爲大;扒墳、掘墓,在民間一直被認爲是傷天害理的缺德事。歷史上一些有過掘墓經歷的人物,像東漢末年的董卓、曹操,唐末五代的黃巢、溫韜,民國時期的軍閥孫殿英,在史上留下罵名。”

“周口平墳”的報應

這麼快就全來了

眼下,這個報應

終於落到了

朱夏炎的頭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