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運動公園日式鳥居常被誤認牌樓 公所規畫整修

雲林縣北港運動公園旁保留1座日式鳥居,北港鎮公所將規畫整修。(張朝欣攝)

雲林縣北港鎮運動公園旁有1座日式鳥居,但因年久失修,不少民衆都以爲是牌樓,北港鎮公所7日表示日據時期運動公園附近設有日本神社,所以路口有鳥居,公園內還保有神社供人洗手的「手水舍」鴻禧亭,未來將規畫整修鳥居,搭配已整修的鴻禧亭,重現早年情境,訴說在地的歷史變遷。

日據時期北港鎮運動公園周邊是北港神社所在地,當時除了神社本身,還有「鳥居」、「手水舍」、「社務所」、「齋館」等建物,1964年北港神社因火災付之一炬,4座鳥居也陸續毀壞僅剩1座,手水舍則於臺灣光復後整建,成爲融合臺、日風格的「鴻禧亭」涼亭,在公園內保存下來。

北港鎮長蕭美文表示,運動公園因年代久遠,司令臺等設計思維已不符合現今需求,經改建活化,增設各種兒童遊戲設施,共融式空間大獲好評,成爲最受民衆歡迎的休憩場域,有民衆反映公園入口缺乏特色,建議可把入口處的鳥居加以整修,打造成具有特色的入口意象,讓公園更有整體感。

蕭美文說,位於北港老人會館前方路口的鳥居,在臺灣光復後已經過整建,看起來有點像「牌樓」,因此大部分鎮民都不知道鎮內還有鳥居,鳥居記錄着日據時期與臺灣光復後的時空變遷,極具歷史意涵,因此將請學者專家調查評估如何整修,以確保歷史元素不因整修而消失。

地方文史工作者指出,北港神社已燒燬,旁邊的社務所與齋館遭局部拆除,閒置多年破損嚴重,目前保存較完整的只有鳥居與鴻禧亭,鴻禧亭於2020年完成整修,鳥居早年雖曾整修,但仍保有基本結構與外觀,只要善加修復,便可重現早年風采,增添公園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