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二手房“不願降價賣了” 京滬樓市新政後迎大變化

每經記者:包晶晶 陳夢妤 每經編輯:魏文藝

12月18日一早,北京的開發商們開始陸續披露新政首個週末的成交數據。

龍湖建工·九里熙宸累計到訪近150組,環比上升逾100%,累計成交12套;中建宸廬·雲起週四到週日(12月14日~17日)來訪200組,成交18套(7套別墅),政策當日線上認購9套……

此前的12月14日,北京、上海先後出臺下調購房首付比例、調整普通住宅標準等多項樓市調控政策,引發市場熱議。

二手房方面,“今日(12月18日)已售,成交太快,反應不過來。”12月18日,上海中原地產某門店店長姜平在朋友圈裡發佈了一條成交信息,並寫下了自己的感受。

不過,北京有頭部中介人士坦言,用新政給客戶做工作出來看房定房,似乎效果不佳,很多人無動於衷;有部分醞釀漲價的業主,好像也信心不足,有想法,但遲遲沒有行動。

其還表示,由於新政的主動諮詢量不大,房產經紀人主動打電話給客戶和業主講解政策,得到的答覆絕大部分都是“哦,知道了”。

12月18日,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整體看來,本次北京、上海大力度優化樓市政策,整體符合市場預期,政策優化對二套房購房者尤爲利好,大幅降低了購房者置業門檻和購房成本,是落實“以進促穩”的重要舉措。

從市場趨勢來看,短期北京、上海房地產市場活躍度均有望提升,預計也將進一步穩定價格預期。北京、上海市場預期好轉,或將進一步提振整體市場信心,推動全國市場加快築底企穩。

有項目人氣堪比黃金週

12月14日,北京突然發佈樓市新政,首套房首付比例降至30%,二套房首付比例最低降至40%。

新政落地三天,龍湖順義·御湖境項目案場到訪客戶已經有300多組,人氣堪比國慶黃金週,已經統計的成交就有20多套,項目方面表示“這次新政確實十分給力”。

萬科東廬政策放鬆當晚成交7套房,當日9時許,有一組購房者直接新訪直籤,12月16日購房者到訪量翻倍,有15套成交。

上週四到週日,中建璞園來訪280組,成交32套,政策當日線上認購7套,合計周度金額2.6億元,其中上週四到週日合計金額2.1億元。

此前,作爲北京樓市“新政第一盤”,中建璞園也曾公佈過成交喜報:“9·1北京新政後首個開盤項目,9月2日首開勁銷 21.8億元,9月2日~3日累計認購300+套。”

中指研究院的數據顯示,12月10日~12月16日,一線城市整體成交面積環比增長35.26%。其中,北京成交面積12.05萬平方米,成交面積環比增長25.0%,同比增長46.1%。

不過,陳文靜指出,與“認房不認貸”政策發佈後客戶連夜看房情況不同,本次新政發佈後,連夜看房客戶明顯減少,客觀上天氣及工作日原因造成一定影響。

新政發佈後的首個週末,北京新房市場活躍度有所提升。從數據來看,上週末,北京新建商品住宅網籤647套、6.31萬平方米,環比分別增長166%和130%。考慮到網籤數據的滯後性,從認購數據來看,上週末北京新建商品住宅認購225套/2.81萬平方米,環比分別增長13%和25%。

陳文靜表示,從案場反饋來看,週末看房客戶較前幾周有所增加,同時也有部分前期觀望客戶,在新政後交付定金進行認購。整體來看,本次新政力度較大,置業者購房門檻和購房成本大幅降低,短期市場活躍度有望保持提升。

“二手房不願降價賣了”

但北京二手房市場似乎並沒有出現預期中的火爆。

12月17日,北京有頭部中介人士王明(化名)在社交平臺發佈消息表示,12月17日的帶看量和成交量感覺比昨天要稍微多一點,但和新政之前的週末比,還是沒有明顯的變化。

另一位經紀人李燃(化名)也向記者表達了類似觀點:“週末延續了之前比較好的成交量,剛需房賣得多一些。週末兩天日均400+套成交,整體價格和掛牌方面沒有明顯變化,庫存量甚至比之前少了。”

鏈家方面的數據顯示,12月18日,北京二手房庫存164976套,較上一日減少174套,最近33天內錄得28天下降。

有房地產從業人士稱,北京這次新政組合拳,說白了是出得有點晚。因爲9月初先出了“認房不認貸”,這件事本身快速放大了庫存,反倒讓北京房價在這3個月出現下跌。誰都沒想到北京樓市原來也沒那麼抗跌,所以近期大家對房價的預期是在降低。“新政出來後,業主心氣起來了,之前談的‘老破小’,今天中介告訴我業主說不降價賣了。”

“今年北京買房真的很波折,3月想買房結果房價漲了,又兜兜轉轉看了半天。好不容易看到一套合適的房子,結果剛和業主談完就出新政了,業主直接漲價10%,買房真的太難了。近期和買房小分隊的夥伴們聊天,發現業主心態普遍都是漲價。”上述房地產從業人士進一步表示。

這兩天,很多購房者在社交平臺上吐槽房東不願再降價賣房,導致自己的購房計劃遇阻。

不過,從諸葛找房平臺有關數據看,這幾天漲價的房源數量整體並不太多,但24小時內漲價房源中依然不乏漲價300萬元的個例。

與此同時,跟這些吐槽的買家們一樣陷入糾結的,還有另一個在“認房不認貸”後作過決定的羣體。

比如在北京通州已經有一套小房子的業主張靜。9月1日,北京執行“認房不認貸”,張靜決定置換。

“但我得賣掉小房子,才能換大房子。9月2日簽了買大房子的協議,小房子開始委託賣,賣了三個月,沒有靠譜客戶,都和之前經紀人跟我的承諾相差甚遠。賣到現在,到期了,房子還沒賣出去,(大房子)的賣家也急,不同意延期。現在的我,上火,睡不着覺……”這幾天,張靜還詳細記錄下了每天的進展:迎來新政了,我不想掙錢,只想在可接受範圍內完成置換;新政第一個週末,帶看人數明顯增多:新政第四天,跟出價談的(業主)談到半夜,業主出價低,一點點加,甚至幾千地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