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陽區發佈人工智能賦能教育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半畝方塘工作室

丁雅誦

北京市朝陽區人工智能賦能教育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發佈會日前召開。據悉,未來三年,朝陽區人工智能賦能教育高質量發展將圍繞減負、增效、提質,以人工智能技術賦能教師、課堂、學生、學校和管理五個方面爲重點,助力教師精準教研和高效課堂教學,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和多樣化發展。

據介紹,在賦能教師方面,將全面啓動全區基礎教育幹部教師“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教學能力提升”專題實訓,提升教師“人工智能+”數字素養和技能;探索大模型多場景應用,爲專業教學和研究工作提供支持和幫助。賦能課堂方面,將探索智能技術工具與課堂教學融合實踐,呈現全方位、多維度的課堂教學評價結果,提供即時、客觀、明晰、科學的數據支撐;強化人工智能技術對學生學習數據的深度分析和挖掘;同時,鼓勵以學校爲主體,開放教育教學場景,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智能設備等,推進人工智能賦能教育的場景實踐探索和應用研究。賦能學生方面,將深化智能作業實驗改革,推動智能作業的常態化應用;試點研發學生學科知識水平診斷及學習支持系統,準確識別學生的學習需求和難點,提供個性化學習資源和教學策略;推動學校構建階梯式人工智能課程體系,培養學生高階能力。賦能學校方面,將依託人工智能技術構建學生健康成長諮詢體系,助力家校溝通。賦能管理方面,將建設朝陽區教育智慧大腦,貫通各類數據匯聚共享;建立朝陽區教育系統師資匹配線上供需平臺,進一步盤活教師資源。

“三年行動計劃將深入探索人工智能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場景,推動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推進區域教育五育並舉,服務區域教育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促進區域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朝陽區教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同時,此次發佈會上,朝陽區還發布了人工智能賦能教育十大應用場景,包括數字課後服務、學生個性化作業等。朝陽區將積極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以教育高質量發展爲目標,積極開放教育場景,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助力解決師生、家校難點痛點問題,實現學生個性化學習和多樣化需求,助力教師精準教研和高效課堂教學,形成朝陽特色的AI教育新樣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