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快篩民怨擊倒?最新網路數據:陳時中這件事「差很大」

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圖/本報系資料照)

本土新冠疫情連日確診數暴增,衛福部長陳時中4月底宣佈,政府規劃徵用1.7億劑的快篩實名制上路,新制上路至今,藥局缺貨狀況不見舒緩,人潮依舊大排長龍,「買不到快篩」民怨四起。據最新網路數據顯示,陳時中在5月第一週的正面聲量比例達到新低5%、負面聲量比例上升至23%,正負面聲量差距達18個百分點,也是這波疫情以來差距最大的一週。

國內快篩劑短缺,國民黨臺北市議員徐巧芯與多名國民黨立委近日陸續踢爆,衛福部提供給民衆的「羅氏」快篩經銷商代表人,是民進黨前立委蔡煌瑯的哥哥,而搶下1700萬劑採購合約的高登環球生醫公司,竟是由資本額200萬元的「小吃店」變身,在在引發輿論質疑是爲圖利特定廠商。

面對藍軍萬箭齊發,積極追打快篩採購疑雲,身爲指揮中心指揮官的陳時中頻頻站上第一線澄清、否認圖利的說法,甚至重砲回嗆國民黨:「有意見這麼多,有那麼多想法,那就來投標看看!」

TPOC臺灣議題研究中心透過「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觀察發現,網路輿情數據顯示,陳時中把矛頭指向在野陣營的做法,絲毫無法挽回民衆的信任感,早自3月本土疫情再起之後,其正面聲量就持續下探、負面聲量逐漸增高,他在5月第一週的正面聲量比例更達到新低5%,負面聲量比例上升至23%,正負面聲量差距達18個百分點,也是這波疫情以來差距最大的一週。

網路大數據顯示,藍營這波進攻衝擊民進黨形象,而被視爲臺北市長候選人潛在人選的陳時中更是首當其衝,成爲吸引炮火、「萬箭穿心」的衆矢之的。

TPOC臺灣議題研究中心指出,網路輿情數據觀察,在快篩試劑的採購黑幕被揭露後,民衆對於防疫政策的不滿終於爆發,不免形成一種「相對剝奪感」,無論後續執政黨要怎麼在快篩採購案上自圓其說,恐怕都難以洗刷這些爭議帶來的負面觀感,快篩試劑採購黑幕連環爆,已直接衝擊陳時中的好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