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嶺涉性騷再扯案外案 2女揭往事「按摩解開我胸罩」

大陸流亡作家貝嶺又被爆料,多年前在臺灣疑涉性騷。(示意圖/Shutterstock)

民進黨版「#MeToo」案卷起千堆雪,《人選之人—造浪者》編劇簡莉穎日前在臉書揭露,曾遭大陸流亡作家貝嶺性騷擾;如今又爆出兩起案外案,同樣遭貝嶺騷擾的受害者私訊簡莉穎,同意公開她們被騷擾的經過。

事件爆發後,兩名女性私訊簡莉穎,稱在花蓮海或市集認識貝嶺,其中一人因研究哈維爾(捷克首任總統)的書而與貝嶺有較多交流,男方肢體接觸卻越來越密集。該女稱向貝嶺買書時,「一直要我跟他去放庫存的地方,明明他的攤位整天都在那啊」,回臺北後又陸續收到貝嶺邀喝酒、去落腳處找他的訊息。

另一名女性則和女友一起前往貝嶺家,對方以按摩爲由把她帶到書櫃後,按摩時甚至解開胸罩,「動作跟觸碰的地方都處在一個很灰色模糊的地帶」,當下雖覺得不舒服,竟也困惑地呆住了,如今回想起來,若當時只有自己一人,不知會發生多可怕的事。

曾在公館大學口開咖啡館的自由撰稿人在臉書上說,貝嶺90年代會在咖啡館搭訕女大學生,因他在臺灣出版了哈維爾的多本劇作,有面交賣書的習慣,在咖啡店裡不點東西,往往先探頭找聊天目標,「從事革命運動的英雄人物對單純大學生有致命吸引力」。原PO無奈地說曾苦勸,仍有女大生跟着貝嶺走了,幾天後再回來咖啡館,剛坐下就哭了。

2017年臺北國際書展期間的「貝嶺之亂」,更是令臺灣出版人及獨立書店憤憤不平,當年香港銅鑼灣書商林榮基以私人行程參與書展,貝嶺卻向媒體爆料臺灣出版人和書店經營者讓行程受阻,時任臺灣獨立書店協會秘書長的廖英良憤而公佈全程,「別亂栽賊和扣帽子」。

去年疫情延燒,逾100家出版社爲了孩童及員工健康退出國際書展,卻被包括貝嶺在內的作家們指「無腦」。小魯文化執行長沙永玲3日喊「受夠了!」希望把童書《不要就是不要》獻給貝嶺。

對於兩女說法,貝嶺未接電話、未作迴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