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成立聯合發包中心 首波鎖定非工程機關500萬業務

柯文哲出席市政會議記者會。(圖/臺北政府提供)

記者黃瀞瑩/臺北報導臺北市政府24日宣佈將成立「聯合採購發包中心」,並在4月1日由臺北市長柯文哲親自出席揭牌儀式,發包中心爲任務編組,以工務局幕僚,第一階段先行代辦非工程機關五百萬元以上的工程採購,提供專業重點審查及採購諮詢服務,讓開標及決策程序更公開透明、杜絕弊端

臺北市副市長林欽榮指出,聯合採購發包中心將設定在臺北市政府大樓內的三樓室內面積共有六百坪,同時正式宣誓臺北市政府「沒有什麼秘密可言」,將採單一窗口制,未來所有招標議價協商過程都將整合到此平臺,林欽榮也預告,明年開始捷運局聯合開發協商,以及財政局的相關促參案統籌,也將整合至此。

工務局長彭振聲則補充說明,強調聯合發包中心成立後,第一階段將代辦非工程機關的採購業務,在文件上委由專業人員做適當審查,避免日後的工程糾紛,此方案將試行三個月,並同步提出改善方案,讓採購過程更公開透明,減少市民疑慮。

柯文哲則表示,包括警察局教育局社會局等非工程單位,所辦理的工程業務,都在第一階段需待辦的目標中,將平常很少辦建築採購的單位,將工程業務集中到一個地方專門處理,至於未來要不要把工程單位的工程建設統一發包,會再做思考。

工務局也表示,聯合採購發包中心將分爲工程組、財務勞務組及行政組,人員包含主任1人、組長2人、承辦人員51人,計劃將分三階段逐步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