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推社區安寧照護 柯文哲:讓醫生走出醫院

柯文哲上午出席市政會議記者會。(圖/資料照)

記者黃瀞瑩/臺北報導北市長柯文哲上任後啓動「都會型社區安寧照護計劃」,10日上午召開成果發表記者會,總院長黃勝堅指出,迄今已經照顧118位安寧病人,若是常規化後,可以減少健保支出兩百億至三百億,柯文哲則表示,過去醫生有一種專業的傲慢,都坐在醫院等你來,希望未來一生可以遷就人民,走出白色巨塔迴應人民需要。

黃勝堅表示,118位社區安寧病人中,非癌症病人比例44.1%,服務區域更涵括臺北市新北市,他強調,推動社區安寧照護,不但完成病人回家心願,也可以節省許多不必要的醫療資源浪費,而目前從收案到病人往生,一個月支出不超過五萬元,比起在醫院住加護病房插管治療節省不少。

柯文哲則說,過去不僅臺大的醫生,全臺灣的醫生遇到可能會死亡的病人,標準答案都是「儘量拼拼看」,導致病人在人生的最後階段都沒有受到最好的照顧,而許多病人希望可以在家裡往生,不希望被送到醫院,醫生也必須願意走出白色巨塔,「蕩人民有需要的時候,你願意遷就人民,觀念改變就好辦了」。

此外,柯文哲也說,醫生或是護理師到家裡去,感覺人事費用比較高,但是如果把病人送到醫院做不必要的治療,算一算居家安寧反而比較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