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秘書長:美若不援烏 今日烏克蘭 明日臺灣

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路透)

正在華盛頓訪問的北約(NATO)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29日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會面時表示,援助烏克蘭不是「慈善事業」,而是對北約安全的投資,他還二度警告稱,北京正在密切關注此事,如果烏克蘭得不到美國軍援,恐會發展成「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的局勢。

俄烏戰爭持續將近2年,美國會兩黨正爲援助烏克蘭爭論不休。爲了遊說美國會通過卡關已久的對烏軍援,史托騰柏格在28日前往華盛頓前表示,「重要的是繼續支持烏克蘭,因爲我們必須要意識到北京正在密切的關注此事。」

布林肯29日與史托騰柏格舉行聯合記者會,也呼籲美國會趕緊批准新一輪的對烏援助。布林肯說,簡單地說,沒有了資金,烏克蘭人取得的所有戰績,及在美國幫助下取得的成果將受到威脅,也會向所有對手發出強烈且錯誤的訊息,那就是我們並非認真捍衛自由,捍衛民主。

史托騰柏格說,支持烏克蘭符合各國安全利益。援助烏克蘭是與北約盟國的共同努力,「我們支持的不是慈善事業,而是對我們自身安全的投資,因爲我們知道北京密切關注此事。」

他說,「如果普丁勝利,那不僅是烏克蘭人的悲劇,也使全世界更危險,讓我們所有人更不安全。這還會鼓勵其他獨裁領袖,不只是普丁,還有北韓、伊朗和中國更敢動用武力。」他認爲,安全是全球性的,歐洲發生的事情對亞洲很重要,反之亦然,今天是烏克蘭,明天可能是臺灣。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馬準威對此表示認同,並表示,全世界包含中共都聚焦觀察這時代的戰爭型態爲何,因此中共會持續觀察美國能讓戰爭持續多久,若美國到最後選擇離場,勢必會給中共一個增加武力犯臺機會的訊號。

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盧業中則認爲,史托騰柏格此說法目的主要在爭取美國持續支援烏克蘭,是否能將烏克蘭類比臺灣則有待進一步推敲。

對此,外交部副發言人蕭光偉呼籲各國嚴肅看待中國軍力快速發展,並提到史托騰柏格早自去年7月就持續展現對臺海安全的關注,呼籲成員國正視中國的挑戰,史托騰柏格此說法頗具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