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異病毒入侵北京 疾控中心:變毒株傳播更快 防控難度大增

北京豐臺石景山兩個區的消毒隊伍聯手進行各區批發市場進行環境消毒。(圖/中新社

針對北京大興區2例確診病毒株爲來自英國變種病毒B.1.1.7,且已知此種病毒傳播速度較原有病毒快70%,北京疾控中心對此表示,RNA病毒變異是常見現象,目前國際監測發現變異病毒的傳播能力確實已增強,但尚未發現這些變異引起病毒致病力和毒性疾病嚴重性)發生改變。不過傳播能力更強,意味着疫情防控機制困難度會大幅增加。

大陸北京市疾控中心透過微信表示,新冠病毒自發現以來,一直在發生着變異,有些變異病毒在傳播過程消失了,有些則存留下來。新冠病毒的大多數變異對病毒的傳播能力、致病力和毒力抗原性並未造成影響,有些變異則有可能對病毒的這些重要特性產生一定的影響。

北京疾控中心說,近期英國、南非巴西報告的新冠變異病毒之所以引起全球關注,主要原因是這些病毒基因的突變導致了病毒刺突蛋白的多個氨基酸發生改變,而刺突蛋白與病毒侵入人體細胞能力以及人體的免疫反應防禦機制有關。對病毒結構上這一重要位置的任何改變,確需高度重視。

該中心表示,目前國際上的監測和研究發現,這些變異病毒的傳播能力確實有所增強,傳播範圍也在逐漸擴大,並在一些地區成爲傳播的主導病毒。但尚未發現這些變異引起病毒致病力和毒力(疾病的嚴重性)發生改變,也未發現病毒的抗原性發生明顯改變。這些研究結果意味着,這些變異病毒傳播更容易,防控的難度也會相應加大。

現在看來,這些變異的病毒並未導致疾病的臨牀特徵發生改變,也未增加嚴重疾病發生的比例實驗室研究還表明,這些變異病毒尚未使的自然感染和疫苗接種建立的人體免疫受到明顯影響。

北京疾控中心說,世界衛生組織正在積極推動和協調全球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病毒進化的監測機制,提升成員國基因測序能力,促進基因測序數據的國際共用,並及時監控評估病毒變異的公共衛生意義和影響,並據此對國際社會調整和強化應對策略措施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