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臺灣銀行業資產將打回原形

標普子公司中華信評分析師藍於涵指出,臺灣銀行業總體資金來源結構,其實是非常低的風險,因爲具穩定性的核心存款佔比高,一般大衆存款戶對銀行具有高度的信心,政府有效的存款保險機制,臺灣2021年的核心客戶存款約佔國內客戶總放款的110%。

此外,臺灣銀行業的外部資金來源,仰賴程度低,銀行業的外債部位,包括金融債券與國外母行的融資都非常低。藍於涵指出,此一情勢使臺灣銀行業在全球資本市場發生動盪期間較不易受到波及。

標普評等分析師團隊指出,與BICRA第4組的其他國家相比,如紐西蘭、波蘭、馬來西亞等,「經濟風險」評分項目是臺灣的優勢,臺灣強健的家計單位淨財務資產部位,應能減緩來自民間部門偏高負債水準所帶來的潛在信用風險。臺灣在「產業風險」評估方面的劣勢主要在競爭態勢,因爲與同業相較,臺灣銀行體系的營運結構,向來過度競爭、且獲利能力較低。

但標普也警告,偏高的公股比例讓臺灣銀行業陷於非常激烈的競爭態勢,民營銀行近來採取更爲積極的業務成長策略,限制銀行業者對核心放款業務的風險訂價能力。截至2021年底止,前三大銀行的資產總合僅佔整體銀行體系總資產的四分之一;同爲BICRA第4組的其他國家,其國內前三大銀行的市佔率則都在4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