殯葬地不再鄰避 桃園活化9處公墓

桃園市政府跨局處盤點出6區、9處,面積達37公頃的公墓,將活化利用,讓殯葬地不再鄰避。(都發局提供/蔡依珍桃園傳真)

隨着環保葬成爲趨勢,過往公墓也逐漸退場,卻常見禁葬後卡關荒廢、雜草叢生,桃園市政府將公墓活化納入「未來城市空間發展會報」,跨局處盤點出9處、面積達37公頃的殯葬用地,其中大溪第八、龜山第一、平鎮第九等3處公墓將優先綠美化及都市計劃變更開發,讓殯葬用地不再鄰避。

桃園市都市發展局表示,近年來民衆殯葬習俗已轉爲多元環保殯葬方式,老舊墓地活化工作刻不容緩,也是在地民意所關切,希望能翻轉公墓鄰避印象,市政府16日召開今年度第3次「未來城市空間發展會報」,首次將「公墓活化」議題納入議程。

會報中,都發局和民政局盤點桃園9處殯葬用地,包含八德、平鎮、龍潭、龜山、蘆竹和楊梅等,面積達37公頃,其中不乏多處公墓用地自2001年初即禁葬,卻遲未完成遷葬,也無法進行用地變更。

透過空間會報一次檢討多件公墓變更案,目前已確認大溪第八公墓提交內政部審議,後續將由在地公所和工務局開闢成公園;龜山第一公墓也將由龜山公所和農業局綠美化;平鎮第九公墓進入實質檢討用地需求階段。

都發局長江南志表示,桃園都市計劃有33個,隨着人口成長,現代民衆生活方式改變,透過都市計劃的手段,市府除了積極解編公共設施保留地,針對已無使用的公墓用地,也透過未來城市空間發展會報檢討,每3個月以專案方式邀請民政局、區公所討論,希望在整體城市發展的進程上,規畫新興區域、通盤檢討既有街區相輔相成,以符合桃園城市永續規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