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役役期停看聽

(圖/本報系資料照)

隨着2024年總統大選升溫,兵役問題也成爲討論的焦點,侯友宜一席改回4個月的政見,引起議論。此說到底有沒有「改口」?到底是不是「本來就有前提」?實在都是畫錯重點!關鍵是,重啓1年兵役本來就是民進黨政府的錯誤政策,不需要前提就應該即刻停止。

當初廢止1年兵役改爲4個月,就是因爲客觀現實的需要。現代武器操作與戰術訓練日益複雜,還需要人力的部分多已不是單純的機械性重複動作,1年的時間不是根本無法熟練,就是纔剛剛上手卻已要退伍。1年兵役之下,部隊得不斷訓練新人、經驗技術無法有效累積,爲了擺脫這樣的困境,採取全面志願役而只留下4個月的軍事訓練,本來就沒錯。

甚至,更精確來說,正因爲需要高度專業的技能,軍隊中最昂貴、最具戰力的各類武器系統,例如戰機、軍艦等等,早就全都是職業軍人在操作了,這也纔是在戰爭中,真正具有決定性的武器,讓志願役值戰備都來不及了,哪裡還能分給義務役?重啓1年兵役,充其量不過是能多練出一些合格的步槍兵,能熟練班級小部隊戰鬥技巧就不錯了,沒有更多需要志願役操作的額外當代重型火力支援,根本難以抗敵。

很多人一定會想到烏克蘭,以爲靠着士兵與攜帶式的武器,就能力挫俄國的重裝大軍,但這根本是幻想。別的都不說,是烏克蘭有廣大國土的縱深,可以在開戰幾天內就先丟兩個臺灣,才能在俄軍深入且暴露後,進行小部隊埋伏;攜帶式武器能奏效,也是因爲俄軍缺錢裝備大多陳舊落伍,準頭差又不堪一擊。

至於說是美國的要求下非得實施不可,也不成理由。我們還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吧?憑什麼美國說什麼就做什麼?就算美國免費提供攜帶式武器,要我們出人出場地,我們就不能跟美國說,爲了避免家園生靈塗炭,我們願意出錢買射程更遠更有威力的武器嗎?如此有更多錢可賺,美國又怎會生氣呢?

總之,時下常見所謂兩岸關係惡化,需要加強國防,所以必須恢復1年期兵役的說法,完全是錯誤邏輯。就算在馬總統任內,兩岸關係和睦,國軍也不曾鬆懈戰備;在現代科技之下要有堅強的國防,需要的也是更多的科技與火力,而不是更多的人力。停止徒勞無功的1年兵役,是已經作對的事,不該走回頭路。

所以,侯友宜願意逆風提出此一政見,不管有沒有改口、有沒有前提,都值得18歲以下沒有投票權的1年兵役苦主們肯定,也值得其他不用入營1年但自認關心國防者們的肯定。期望其他候選人都能跟進,承諾當選後立即停止重啓1年期兵役,這民進黨政府所推動,禍害不淺的錯誤政策。(作者爲自由撰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