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明罕皇家芭蕾舞團首席舞者周子超 首跳《舞姬》獻臺灣

爲了最愛的芭蕾舞,遠赴他鄉22年,伯明罕皇家芭蕾舞團首席舞者周子超,闊別多時返臺,並將演出古典芭蕾舞劇《舞姬》。(範揚光攝)

爲了最愛的芭蕾舞,遠赴他鄉22年,伯明罕皇家芭蕾舞團首席舞者周子超,闊別多時返臺,並將演出古典芭蕾舞劇《舞姬》,他表示,這場演出對他而言意義非凡。(範揚光攝)

爲了最愛的芭蕾舞,遠赴他鄉22年,伯明罕皇家芭蕾舞團首席舞者周子超,闊別多時返臺,並將演出古典芭蕾舞劇《舞姬》,他表示,這場演出對他而言意義非凡,「這是我離家22年來,第一次在臺灣的正式演出,同時也是我第一次跳這部作品。」

周子超表示,《舞姬》是一部充滿愛、悲傷和遺憾的作品,描述舞姬與勇士在相愛的過程中,所遭遇的波折,在沒有對白的芭蕾舞劇裡呈現其中的愛恨糾葛,仰賴芭蕾舞者的肢體表現,而在絢麗的舞蹈技巧之外,觀衆也可以多多感受整部作品的內涵。

雖然離臺多時,但周子超的中文並沒有生疏,在舞蹈之外的世界,他還喜歡花花草草,是綠手指,打造自己的花園。

周子超表示,古典芭蕾舞的特色之一,是要能夠透過肢體說故事,「我在澳洲工作的時候,當時舞團團長給了我重要的觀念,要透過肢體說故事,最重要的是腦袋要有意念和想法,有了想法,再透過舞蹈呈現,表情也會不一樣。」

周子超說,以肢體說故事,有時就像看八點檔連續劇演員,「有時就算是關掉電視聲音,單單看他們的表情和肢體,也像是能聽見他們說話一樣,看見其中的故事。」

周子超出生於1985年,來自宜蘭,童年時期曾進入蘭陽舞蹈團的芭蕾專修班,受俄國古典芭蕾教師訓練,雖後赴澳洲芭蕾舞蹈學校學習,曾任職於澳洲芭蕾舞團,2011年進入英國伯明罕芭蕾舞團工作,2017年升爲首席舞者。爲了芭蕾舞蹈夢想,離家22年不曾返臺,和家人都是在國外相聚。

周子超表示,爸媽對他和哥哥的教育很開明,「爸媽讓我們自由地做着自己想做的事,也讓我自己選擇走舞蹈的路,我很幸運,因爲有他們的支持。」

周子超表示,他一路上貴人很多,從進澳洲舞團開始,就受到重視,一開始就跳了一組雙人舞,六個月後獲得升遷,之後轉換到英國,也是透過寄影片甄選,就直接受聘上班。

周子超表示,各行各業都有競爭的時刻,芭蕾舞團也不例外,但是他穩穩地做自己,「我開開心心地跳,做好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一切都有安排。」

排練指導之一陳武康觀察,在歐洲劇院,每年12月幾乎都是知名芭蕾舞劇《胡桃鉗》上演的時間,也因此擔任首席舞者的周子超,竟可跟舞團告假返臺,隨行的還有同舞團同事比阿特麗斯.帕爾馬(Beatrice Parma),也將參與《舞姬》演出,除了顯見舞團對他的重視,也讓周子超這趟返鄉行程更顯得意義非凡。

演出將於12月10日、11日在臺灣藝術大學表演廳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