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里陳綢阿嬤罹癌助學 暨大:偉大教育家

南投「埔里阿嬤」陳綢女士(中)從小當養女沒機會受教育,因一生拉拔幫助弱勢和迷途青少年,去年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頒授阿嬤名譽博士。(暨南國際大學提供/張妍溱南投傳真)

南投「埔里阿嬤」陳綢從小當養女沒機會受教育,因善念一生拉拔幫助弱勢和迷途青少年,去年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頒授阿嬤名譽博士,在徵詢過程中,她數度懇辭,表示「沒念過書,不夠資格」,表示良顯堂和兒少家園皆靠大家幫助,不敢居功,校方仍頒發;阿嬤說,還是持續爲社會努力。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指出,阿嬤雖沒受過正式教育,但長期受邀擔任法院和地檢署的榮譽觀護人,自願爭取難度最高的受輔導對象。阿嬤將社會服務的重心,聚焦於兒童青少年問題的預防,藉由基礎的教育輔導,減少未來的社會問題;去年11月5日,頒授財團法人良顯堂社會福利基金會創辦人陳綢女士名譽博士。

暨大表示,陳綢阿嬤7歲時因家貧,被送當養女。後來罹患各種癌症,經廟宇收留奇蹟病癒後,重新體悟生命意義;既大難不死,就是上天要她多做善事。發願救助社會苦難,不畏自身病痛與外界異樣眼光,推動福利、教育、醫療、宗教、司法、環境保護等工作,以追求良善社會爲終身職志,半個世紀以來始終如一。

陳綢阿嬤偉大的志業不僅改變她原本平凡的人生,挽救了許多弱勢家庭和愁苦無助者,同時也得到埔里在地鄉親的支持與認同,故多以親切溫馨的口吻稱呼她「阿嬤」或「師父」;「陳綢阿嬤」、「阿綢師父」便成了廣爲周知的埔里名人。

暨大指出,39年前陳綢阿嬤成立「玉清宮良顯堂慈善會」,擴大舉辦義診、濟貧、救難,助學以及青少年輔導等社會福利項目。全心投入家扶中心青少年安置輔導工作,24小時全職義工的方式,陪伴孩子們作息,用父母愛來輔導感化這些「飛行」少年。她體罰累犯10次錯誤的學員,先打自己,再打學員,身兼嚴父慈母雙重角色體現「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古訓。

22年前阿嬤成立「財團法人良顯堂社會福利基金會」,並擔任首屆董事長。該基金會陸續於96年及101年,成立附屬的陳綢兒少服務中心及陳綢少年家園;後者於105年更名爲陳綢兒少家園,擴大收容對象包含年幼兒童。

陳綢阿嬤常掛在嘴邊的是:「救一個有問題小朋友,卡贏教三個大學生。只要伊走正途,將來就不會危害社會,對社會就是資源」。她用手勢比着:「人字是二劃相抵,長的一劃是老師,短的一劃是學生,兩個互相支持;缺乏學生老師就沒有工作,缺乏老師學生就沒有未來」。

暨大武東星校長感念陳綢阿嬤對於青少年輔導教育的貢獻。他表示,即使阿嬤自己一身病痛,並罹患數種的癌症,卻是救苦救難的人間菩薩,關懷孩童與弱勢的族羣,因爲如此,爲表彰陳綢阿嬤崇尚品格教育,及他對於教育與社會的影響,決定將名譽博士頒給阿嬤,留給後世可供學習的模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