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經濟補貼 大陸問卷研究就業支持政策更激勵青年生育

大陸問卷研究就業支持政策更激勵青年生育,而非經濟補貼。(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11日報導,根據大陸一項問卷研究顯示,就業支持政策更激勵青年生育,而非經濟補貼。「越是尊重和支持青年人特別是女性的事業發展,就越能使青年人把婚育視爲人生的幸福而不是負擔。如果看不到青年人婚育觀背後的本質,甚至企望他們能夠回到傳統的婚育觀,必然與時代的潮流背道而馳,與青年人的心聲南轅北轍,最終結果可能是事與願違,無功而終。」

據大陸《青年探索》雜誌微信公衆號10日消息,基於大陸全國3萬2282分大學生戀愛、婚姻和生育觀念調查問卷數據樣本,大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教授茅倬彥和博士生姬思敏、萬琳琳分析了低生育率下當代大學生戀愛、婚姻與生育觀念發展動向,相關文章刊發在2024年第2期《青年探索》雜誌。

研究發現,當代大學生強調戀愛婚育的「自主選擇」,對婚姻和生育仍抱有期待;擔憂「婚育與事業」的衝突,個人事業發展是婚育的重要前提;「未婚同居」接受度高,但「非婚生育」接受度低;婚育觀念存在性別差異,女性婚育意願更爲消極。

這篇論文使用的「2022年大學生調查」,是在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由中國計劃生育協會、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青年網路和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共同組織實施。該調查綜合考慮學校所在省分和城市的經濟水準,共選取8個省(市)。其中,北京代表直轄市,廣東、浙江代表東部地區,湖北、江西代表中部地區,青海、雲南代表西部地區,吉林代表東北地區,在選定的省分中隨機抽取大、中、小城市各一個,在抽中城市裡再隨機抽取高校,本次調查共回收問卷3萬3321分,有效問卷32282分,有效率96.88%。

文章稱,調查發現,儘管不同學生羣體的城鄉、地域和家庭背景存在差異,但其婚育觀念表現出驚人的一致趨向:

戀愛觀念上,一是半數以上大學生有戀愛經歷(53.86%);二是儘管戀愛經歷開始得早,但戀愛中的性行爲並不普遍;三是戀愛動機以情感需求爲主,時間精力成本是阻礙戀愛的主要因素。

婚姻觀念上,一是不再認爲結婚是人生的必然經歷,而將追求精神和物質提升作爲婚姻主要目標;二是結婚不再是性行爲的前提,情感基礎和事業穩定成爲結婚必備條件;三是不再視離婚爲羞恥。

生育觀念上,一是生育意願很低,生育與結婚出現脫嵌;二是生育性別偏好弱化,更關注子女品質;三是重視生育的養老功能而非傳宗接代,受家庭和周圍羣體影響極弱;四是「婚姻和事業的穩定」是最看重的生育必備條件;五是「分娩疼痛」成爲女性害怕生育的首位原因;六是生育政策對生育意願的影響極弱,就業支持性政策更受期待。

具體而言,三孩政策對大學生生育意願影響有限,超過四成大學生(41.99%)表示不會因政策改變生育意願,因爲政策出臺而增強生育意願的僅有8.26%,近四成(38.68%)表示對三孩政策不清楚,說明政策宣傳還需要加強。在受訪大學生對生育支持政策選擇中,保障女性就業公平(60.68%),女性充足的帶薪產假(58.51%)是增強生育意願最受關注的條件,遠高出其他政策,其次是男性充足育兒假(39.48%)、優質公立學校教育資源(38.29%)和彈性工作時間(33.93%);有20.57%認爲低價安全的托育機構可以增強生育意願。而經濟支持政策激勵效果並不看好;稅收減免、購房優惠、生育現金津貼等政策對大學生增強生育意願的效應都相當微弱,比例僅分別爲7.86%、10.19%、9.41%;還有17.7%的人表示無論給什麼政策都不會增強自己的生育意願。

茅倬彥等人表示,總體上,當代大學生戀愛婚育態度仍然較爲積極,但也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主要表現爲:理想婚育年齡較晚,與以往研究相比呈現年齡逐漸增加趨勢。生育意願不斷下降,遠低於更替水準,重男輕女、多子多福、傳宗接代等傳統觀念已近消失。進入婚育的條件更加理性,與以往關注情感、經濟基礎不同,當代大學生更加關注自身事業的穩定發展。值得注意的是,城鄉地區間差異微弱,性別差異在拉大,女性對不良婚姻關係的忍耐程度降低,婚育態度更爲消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