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煙不酒還得大腸癌 婦「血便拉半年」一壞習慣讓醫師嘆氣

大腸癌是國人害怕的疾病之一。(達志影像

大腸癌是國人最害怕的癌症之一,肝膽腸胃醫師陳炳誠節目中分享病例,一名64歲的家庭主婦明明沒有任何危險因子生活習慣良好,但檢查竟然發現罹患大腸癌,且半年來有時血便、有時黑紅便,體重甚至掉了7公斤,一問之下總算真相大白。

陳炳誠在節目《醫師好辣》中指出,這名家庭主婦本身沒有病史,不會抽菸、喝酒或者吃檳榔,也不吃燒烤,主要是因爲這半年來,有時會大血便、黑紅便,且體重在半年內從55公斤掉到48公斤,掉了7、8公斤。

陳炳誠直言,有黑紅便就很擔心,因此幫婦人安排了大腸鏡,檢查後果然發現有腫瘤切片證實是得大腸癌,詢問過後覺得婦人其實沒什麼危險因素,後來家人有說,婦人「喜歡把剩菜、剩飯冰起來,第二天或第三天拿出來吃」。

肝膽腸胃科醫師陳炳誠節目上分享病例。(摘自YT《醫師好辣》)

陳炳誠解釋,過去曾有研究發現,若飯菜食物煮熟後2小時細菌量會開始上升,若真的要再食用建議提早冷藏,否則細菌讓硝酸鹽類增加,硝酸鹽類容易讓人得到胃癌、大腸癌。

陳炳誠補充,一般大腸癌篩檢要50歲以上是有原因的,因爲據統計,50歲以上有7%的人可能會得大腸癌,50歲以下則不到3%。該名婦人本身已過60歲,有研究發現60歲以上的人有14%會罹患大腸癌,「年紀本身就是危險因子,加上她可能有這些習慣,讓她比較容易得到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