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空窗期!醫學背景投資達人3指標選股 看好這7檔生技股

(圖/報系資料照)

沉寂1年的生技產業,有機會在財報空窗期迎來作夢行情嗎?生技股達人從三大指標觀察, 比起過往追新藥開發的臨牀進度,穩定獲利的生技公司更具吸引力。

今年臺股瘋AI題材,電子股受惠不少資金關注,也帶動大盤呈現多頭走勢,加權指數大漲超過二成。然而,也因爲大盤告捷,以往被認爲是資金避風港的生技產業,今年反倒沒有什麼表現,生技指數還下滑3.57%(截至12月8日),整體生技產業今年可說是完全不受市場青睞。

「不過,這反而是適合投資生技股的時機!」具有醫學背景的投資達人鬼手易生解釋,11月中到明年3月,是臺股財報的空窗期,這4個半月除了營收之外,沒有其他基本面的資訊,也讓生技股的作夢行情比較有機會發酵。

另一方面,也由於今年生技股整體表現不佳,股價基期較低,在目前大盤漲多接近前高之際,籌碼也有可能轉到資金避風港稍作休息。然而,投資人要能看懂生技公司,技術門檻不低,生技股分門別類又該如何選擇?可觀察哪些關鍵指標?

指標一:本益比偏低

獲利佳 浮現長線投資價值

「本益比、營收和股本最重要。」鬼手易生直接指出,尤其本益比是最重要的指標。以生技股王藥品專業代工(CDMO)大廠保瑞(6472)今年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EPS)24.63元,全年有機會賺超過30元,對照近期的股價來看,本益比可能不到20倍。

另一家困難學名藥廠美時(1795)今年前三季已賺了14.19元,預估近四季EPS可達18元以上,本益比可能不到15倍。

鬼手易生指出,雖然臺股還是以電子業爲主體,資金也比較青睞電子業,但是若細看保瑞、美時這些具有穩定獲利的生技公司,其實本益比並不算高,以長期投資的角度來看,現在股價可以說是被低估了。

指標二:穩定營收

打通醫院通路 就有護城河

尤其是在長期投資的策略下,鬼手易生強調「營收爲主、通路爲王」,這是目前投資生技股的主要心法,他解釋,因爲穩定的營收,纔是長期投資的底氣。

而藥廠要有穩定的通路,纔可能有營收及獲利的基礎,當過醫師的鬼手易生深知醫院通路並不是那麼容易就打通,有一定程度的護城河,因此在國內外都有經營穩定銷售通路的保瑞、美時,對鬼手易生來說更具長期投資價值。

除此之外,穩定獲利的生技廠還有臺灣原料藥大廠旭富(4119)。

(圖/今週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