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遭美壓抑禁高調?前國安高層揭秘:有3大戰略考量

蔡英文(中)此行過境美國見麥卡錫看似場面盛大,其實是被美方刻意低調壓抑後的結果。(中時資料照/崔慈悌攝)

總統蔡英文美西時間5日與美國衆議院議長麥卡錫完成會面,蔡麥會引發討論。前國安會秘書長楊永明6日在《新聞大白話》節目強調,從美國華府視角來看,軍事上美國不會,也不能同時佈局並負擔打兩場戰爭;外交上對比中方在國際的勸和促談倡議,美國也不宜呈現挑釁點戰火的落差;地緣經濟上中方正積極與中亞、歐陸互動整合,美國則面臨通膨等金融危機。所以從大戰略看,不能讓蔡英文高調,一定要壓抑再壓抑。

楊永明表示,蔡英文這次兩度過境美國,在紐約的部分其實是備受壓抑,最後雖然能夠跟麥卡錫見面,但並沒有真正得到美國兩黨的支持,她是希望得到的。同時看馬英九到大陸,展現出和平善意互動的基礎。三個因素,從華盛頓的視角,在全球、俄烏戰爭、中美對抗的大架構,從軍事、外交、經濟層面看,第一個,如果蔡英文訪美非常高調,而引起再一次的兩岸衝突,美國能同時擔負起打兩場戰爭嗎?

楊永明提到,美國正在支持打俄烏戰爭,現在能夠去支持打臺海戰爭嗎?雖然不是美國自己本身介入,等於是對他軍事援助、佈局上的同時挑戰,從冷戰到現在,美國就是不會去同時進行兩場戰爭的佈局。

楊永明指出,第二個,過去幾個禮拜中方展現的勸和促談,在烏克蘭的問題上,拜登否決掉。如果今天蔡英文去美國,美國高調幫助她,給予國際社會一種感覺是,你怎麼在挑釁兩岸的軍事衝突?很明顯的對比是,中國現在在全世界是勸和促談,提出安全、發展、文明三大倡議,美國卻不斷到處在點戰火。美國在外交競爭上,大概沒辦法呈現跟中國這樣子明顯的差別。

「第三點,中美之間現在已經進入到地緣經濟的競爭跟對抗。」楊永明強調,亞洲的經濟整合、中亞、歐亞,甚至歐洲的經濟都跟中國大陸不斷在發展互動,美國則面臨到非常嚴重的通膨、能源、銀行、金融,還不要講川普。這時候如果你呈現一種挑撥臺海的做爲的話,其實並不利於世界上其他國家對於美國的認知。所以從大的戰略來看,這一次蔡英文來美國,不能夠讓她太高調,一定要讓她壓抑、再壓抑!

楊永明直言,麥卡錫是沒辦法了讓她見面,但本來要講的共同聲明也沒有出來,所以是低調再低調,從中美對抗的大局勢來看,其實蠻清楚的。